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2-01
記者 馮革才

萬榮縣科創中心試驗員在做蘋果組培苗木 記者 馮革才 攝
外面天寒地凍,室內溫暖如春。冬閑的果農忙著科技“充電”,他們或在農職校課堂或在家通過網絡聽專家講解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
進入臘月后,賈村鄉的紅艷果蔬專業合作社社員忙著為訂單客戶配貨,位于漢薛鎮的宏祥果業有限公司通過快遞業務,源源不斷地將水果銷售到天南地北……
2020年,萬榮縣水果優種優品,奠定抗風險基礎;打造品牌,搶占品類高地;電商“領唱”,新模式助力農戶“脫險”;“領頭雁”示范,引領產業騰飛……
萬榮縣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抓手,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推進林果業高質量發展,用出口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用標準化引導農產品提質增效。
萬榮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南果”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品質果業、品牌果業、誠信果業,著力發展綠色果業、健康果業、幸福果業,果業發展走上快車道……
引進新品種 應用新技術 推廣新模式
萬榮縣102萬畝耕地中,就有50萬畝果樹,年產水果12億公斤,果業收入占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引進新品種果子”“田間地頭講果子”“科學結出好果子”“恒溫庫里儲果子”“天南地北賣果子”,萬榮縣委、縣政府提出以“五子登科”興果富民,把“官帽掛在果樹枝上”,涉果干部鉚足勁帶著果農干,使水果這個現代農業的“金蛋蛋”在果業大縣茁壯成長。
萬榮縣在果業發展中引進新品種,應用新技術,打造新模式,水果品種換代更新,生產技術上檔升級,果業生產實現節本增效。
從無公害到綠色蘋果,全縣高品質產品比例大幅提升。
“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應用、新模式推廣”是萬榮縣推動果業高質量發展最有效的抓手、最直接的路徑。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萬榮縣新建了蘋果重茬再生障礙試驗基地、蘋果良種繁育基地、砧木培育基地,引進了瑞陽、瑞雪、維納斯黃金、秦脆等蘋果新品種150余種,桃、梨、櫻桃等新品種50余種,推行了高接換優、土壤改良、果園生草等蘋果種植新技術,推廣了寬行密植、矮砧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蘋果種植新模式。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園區優果率提升了30%。
該縣大力推廣果園生草制、果園機械化、有機肥替代化肥、果園簡化管理、無人機植保技術、果園水肥一體化技術等,把果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高成本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從低質量的誤區中引領出來。在應用推廣上,果業部門根據當地的土壤、水利、氣候、物候期等實際情況,綜合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技術手段和經營管理方式,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引進,強化生物技術、設施技術、信息技術、加工技術的集成應用和示范推廣,實施果業重大項目,強化科技培訓,提升果業的科技裝備水平和產品的科技含量。
萬榮縣在“大間伐、雙套袋,強拉枝、高光效,有機肥、生物藥”等現代果業管理技術和安全生產中,不斷增添新元素,“富硒”“有機”等功能水果豐富了餐桌果盤子、鼓起了種植戶錢袋子。
萬榮縣針對人才培養工作,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將脫產培訓和實踐訓練相結合,整合縣農業農村、人社、果業、農機、職教中心等培訓資源,組建果園大學,下設蘋果學院、桃果學院、櫻桃學院、梨果學院、葡萄學院5個學院,2020年培育職業農民1000余人。先后邀請山西農大園藝學院郝燕燕和張小軍,鄭州果樹研究所劉崇懷、朱更瑞,國家蘋果產業體系崗位專家(原市果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郝淑英等現場進行果業技術指導,開展果業“流動課堂”和技能培訓40場次;同時,縣果業技術人才蘇小冬、雷獻禮、張瑞生等骨干,先后在王顯鄉年村、竹家村和賈村鄉大謝村、孫家莊村等14個村鎮開展技術培訓會,以現場指導、室內講座等形式,示范帶動果農3000余人次。果業專家和技術老師從不同角度、深度和側重點進行講解,由理論知識到課堂,再到田間技術指導,分別從栽植技術、凍害預防措施、災后補救等,對果農進行更全面的果業知識、技能培訓。
在萬榮縣,水果生產示范、出口基地已經形成了系統的科技推廣和應用體系——依靠院校的科技支持,全縣的技術隊伍不斷壯大,先后培養出千余名鄉土技術骨干,技術骨干每人幫帶5名技術能手,形成了戶戶有科技當家人、村莊有技術指導員,鄉鎮有坐診土專家、縣里有科研院校教授的果業技術推廣服務應用體系。
在鼓勵先進獎勵示范戶方面,萬榮縣對晚采摘的“雪果”生產戶進行有機肥補助,三個鄉鎮25戶果農生產出精品“雪果”40萬公斤,獲得7萬公斤有機肥補助。
對于果業發展,萬榮縣舍得投資,每年設立基金2000萬元,用于果業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和引進推廣。人員、資金的保障,使技術創新成果富有成效,管理應用效益倍增。優質蘋果生產“十大技術十八道工序”“雙套袋”技術模式和“三改六配套”“晚采八增加”等生產規程,不但使生產的蘋果符合出口標準,而且增加了果農的經濟效益。
打造示范園 提升競爭力 發展品牌化
萬榮縣圍繞優質化生產、綠色化發展做足文章。
示范園區引領,培育出口生產基地。萬榮縣21.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覆蓋蘋果優勢產區。建設“3+10”精品水果示范園區,打造出口農產品生產“樣板田”。建成賈村蘋果主題公園、漢薛桃果主題公園、通化小水果田園綜合體等3個水果主題公園、10個精品水果示范園區,總面積3.2萬畝,帶動全縣出口創匯基地達到5.9萬畝。
現代果業科創基地由縣財政注入支持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建設晚熟黃蘋果、晚熟紅蘋果、中早熟蘋果、中晚熟蘋果、品種資源圃、樹形展示6個區域和桃梨示范區,突出“試驗研究、示范推廣、人才培養、群眾增收”等功能,建立了以蘋果、桃、梨為主的水果試驗園、示范園及觀光采摘園,栽植新品種150余個,采用寬行密植矮砧、水肥一體化、果園生草等新技術,創新引領果業發展,讓廣大果農學有標桿、干有方向。
在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大水果標準示范基地建設上,萬榮縣不斷發揮生產設施條件、蘋果品質、加工轉化產業集聚、技術集成水平、營銷體系、綠色發展、帶動農民、產業融合、政策支持、組織管理等十大優勢,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造建設產業特色鮮明、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一二三產融合、輻射帶動有力的現代果業產業園,形成鄉村發展新動力、農民增收新機制、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萬榮蘋果主題公園是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市標準化出口蘋果示范基地,也是一個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群眾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綜合體”,提檔升級的示范樣板園,現代科學技術促進農業提質增效的標識地,農業科技創新“聚集地”。這里聚集了運城蘋果的現代化生產示范區、電商集聚區、產業拓展區、鏈條延伸區、農旅融合區、加工集散區和出口蘋果示范基地的功能。智慧農業把現代物聯網技術廣泛運用在果業生產中,安裝了果樹物聯智能監測探頭,通過手機實時查看果樹生長光照、濕度、風力等情況,在蘋果質量可追溯的同時,讓種植戶享受蘋果種植帶來的樂趣。
果業占農業“半壁江山”的萬榮,在蘋果標準化示范區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發展種養結合模式,推廣畜禽糞污還田,實施化肥農藥使用減量、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逐步建立了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體系。
萬榮縣綜合林下經濟、循環經濟、消費經濟和出口經濟,打出了提升農業效益的“組合拳”。涉農部門積極探索林下種養新模式,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果園生長的菜、草、藥種植和家禽養殖,為果農增加了三成收入。在循環經濟上,通過農牧結合、種養加循環,培育引進果樹枝條和畜禽糞便加工企業,發展香菇產業,拉長、豐富農業產業鏈條,提高果業及關聯產業的產出值。
萬榮的果業“托管”服務悄然興起,并迅速在周邊發展起來。標準示范園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果業協會等社會服務組織,提供果園全托管、半托管服務業務,提高了運城蘋果的內實外美品質。
“堅持綠色發展,提高水果質量”成為果業人共識。該縣建設檢驗檢疫檢測服務平臺,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在各鄉鎮示范園成立了8個快速檢測服務中心,全縣范圍內建立了30個“質量安全監測示范點”,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h級檢測中心成為運城市首家通過資質認定評審的縣級綜檢中心。積極推進“三品一標”認證,綠色認證達到10萬畝。在推進農業和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上,推廣可降解、可回收的防草布、反光膜等果業農資新產品;投資1299萬元,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與山西農科院合作,建立萬榮縣測土配方大數據庫,推廣測土配方、科學施肥先進技術;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建成“全國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分中心(省級)田間監測點建設”項目。
近年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萬榮縣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列出產業“菜單”,實施“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等,培育高品質、有市場、能富民的特色水果品牌,增強脫貧戶“造血功能”,把產業“弱項”變成鞏固脫貧成效的“硬實力”。夯實水果生產基礎,延伸產業鏈條,是萬榮確保脫貧鞏固長勝久贏的戰略決策。投入的財政扶貧資金,改善了果業生產基礎設施,加快了果業現代化進程,推動了果業產業發展。
從果樹栽植,到生產設施完善、示范園建設、生產技術措施落實、科技培訓入戶到人,萬榮縣委、縣政府的持續發力,涉農部門的合力奮進,奠定了水果產業精準扶貧、持續增收的堅實基礎。產業鏈的延伸,形成了以水果種植為核心,水果銷售、儲存、加工共同興旺的良好態勢。
萬榮縣在水果標準化生產上不斷發力,積極打造建設產業特色鮮明、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當地創建了20萬畝“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范區”、5000畝精品蘋果示范園區和2萬余畝的有機蘋果轉換認證果園,采用“智慧果業+蘋果文化”模式,讓萬榮縣的果業品牌在示范園區的影響下不斷做大做強。如今,該縣的水果出口到26個國家和地區。
萬榮果業鏈條不斷完善,2020年年底,涉果龍頭企業及果品貯藏企業達到120余家,包裝企業15家,物流快遞企業13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30家等。水果的加工產品從果汁、果丁到果醋、果多酚等10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產、貯、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條。
線上聯萬戶 線下入百市 精品出國門
2020年,疫情“黑天鵝”襲擊全球,對原本抗風險能力較弱的農業來說,更無異于一場“海嘯”。
有“危”就有“機”。面對疫情“大考”,萬榮縣通過直播帶貨、電商平臺促銷、產銷云推介、出口等措施,交出了一份“抗疫助農”高分答卷。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萬榮縣近30萬噸貯藏果品銷售產生不利影響,關系到數萬名果農生活與生產。萬榮縣委、縣政府提前謀劃、廣泛動員,以果品批發、直銷、電商、推介四大平臺為重點,積極拓展果品銷售渠道,多措并舉助推蘋果暢銷。
萬榮縣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因素,以水果優種優品,奠定抗風險基礎;打造品牌,搶占品類高地;電商“領唱”,新模式助力農戶“脫險”;“領頭雁”示范,引領產業騰飛……
萬榮縣用好市委、市政府“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強誠信建設,創優環境,果品批發贏得先機。批發商復購率達到60%,構建了果品銷售主力軍,搶抓了市場貨源緊缺的機遇,大宗果品日均銷售過百噸,蘋果價格同比上升10%。
面對疫情出行難問題,萬榮縣政府搭臺,果品直銷贏得市場。該縣積極發揮信息服務作用,借助農業農村部產銷對接會平臺,引導骨干企業精準對接市場需求。
疫情期間,電商銷售成為萬榮果品銷售中的一匹“黑馬”。而在疫情前期,電商銷售并不順利,周邊鄉村包裝人員不能大量出入,致使分揀包裝速度緩慢。
去年2月10日,萬榮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印發了《萬榮縣外地車輛入縣裝運水果司乘人員管理制度》的通知,物流車輛問題得到了明顯改善。
相關業內人士透露,2019年萬榮縣建立了順豐分揀中心,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山西宏祥果業有限公司2019年1月至4月,每天發貨量1.5萬件;2020年上述月份日發貨量2萬件以上。
去年以來,萬榮縣委、縣政府積極融入“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響應市委、市政府以依托央視媒體宣傳為主基調,著力提升“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的影響力。疫情防控階段,萬榮各地果農自發籌集500余噸優質果品,捐贈給堅守在疫情一線的湖北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愛心和品牌效應的融合,不僅得到當地群眾的點贊,也贏得安徽、河南和湖北等省客商的青睞,多批客商“點名”采購萬榮產區的“運城蘋果”。
小包裝占盡“先機”,在“戰疫”中發揮作用。疫情發生以來,外省果區采用的30公斤黑鐵筐儲存蘋果為其銷售大打折扣。而萬榮縣果品企業多采用15公斤裝的小黑筐和5公斤、10公斤裝的紙箱包裝,這種精細化的包裝在疫情期間以其輕巧性、靈活性搶占市場先機,促進了萬榮蘋果豐收又暢銷。同時,部分果品企業還配有叉車等設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員活動。
萬榮縣創優營銷品牌,加大對水果出口的支持服務力度,搭建出口水果營銷服務平臺。該縣引導企業按照區域公用品牌+縣域品牌+企業商標的模式進行品牌創建。目前,全縣國際商標注冊8件,創建馳名商標、著名商標13件;組建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東北區、兩湖中線區域等5支銷售分隊,進駐20個一級市場;在全縣推行分級入庫、分類銷售,試點推進股份制聯合經營等模式。
2020年由于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水果出口阻力增大,山西省農業龍頭企業萬榮華榮果業公司在抗疫路上果飄香——2020年7月份,該公司再結山西“南果”戰略碩果,運城鮮棗代表中國首次出口美國。2020年1月至9月,運城海關報檢華榮果業有限公司出境美國的蘋果361.2噸,貨值59.15萬美元、冬棗23.7噸,貨值3.3萬美元。
在“抗疫復工”中,2020年1月至9月,運城海關報檢萬榮縣通化亮鑫果蔬購銷專業合作社出境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油桃8079噸,貨值706.94萬美元。
2020年,在實施中低產果園改造、品種改良結構優化、栽培模式示范推廣、標準化技術推廣應用、連片示范基地建設、果業品牌創優、銷售網絡拓展、果業產業延伸等項目上,果業成為萬榮縣產業興農富民的一道亮麗風景。
“在‘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持續鞏固提升蘋果主導產業,搶抓以優質出口水果生產基地為主的建設機遇,積極構建果業產業,加快優質農產品出口生產、檢驗檢疫檢測、出口貿易營銷‘三大體系’建設,全面加快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睂ξ磥砉麡I發展,萬榮縣果業發展中心一班人充滿信心。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