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青春因追求真理而閃光——王月春烈士生平事略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1-02-01

▲中共運城早期黨員王月春

王月春又名王月英,臨猗縣牛杜鎮田村人,1906年5月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境雖然貧寒,但父母一心盼望王月春念書成人。王月春8歲讀私塾,高小畢業后考入運城省立二中學習。在運城省立二中求學期間,王月春年方弱冠,但他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革命的熱情很高。1925年冬,由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崔鋤人和委員王鴻鈞介紹,王月春串連進步學生,組織“旅運青年社”,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后,他組織了“猗氏縣抗日聯合會”,進行秘密的革命活動,積極參加了黨領導的反對閻錫山征收房捐費斗爭和為滬案后援會捐款。

▲臨猗縣妙道寺雙塔之一

1926年暑假期間,王鴻鈞回到家鄉猗氏,與喬子甲一起利用學友岳庭貴的關系,在西張岳村一帶活動,宣傳擴大黨的影響。已擔任了“中共河東支部干事會”組織委員的王月春也利用假期回到本村,向同年好友馬玉成、王映成以及在運城當兵的同鄉青年宣傳革命道理,讓他們傳閱《五卅運動真相》《廢除不平等條約》《土地還家》等小冊子。王月春能言善辯,講起話來慷慨激昂,很有鼓動性。在他的宣傳和組織下,田村建立起了20多人參加的“農民協會”。黨在這一帶的影響很快擴大開來。

1926年年底,王月春畢業回鄉宣傳革命。按照太原黨組織的指示,在太原讀書的謝芷學、李錫盟和荊世慶等學生黨員,返回家鄉,與王月春取得聯系。在中共山西臨時省委特派員郭巨才和中共河東黨的負責人馮彥俊的領導下,王月春等人于1927年6月先后組織了“猗氏縣學生聯合會”和“猗氏縣農民協會”,并在斗爭中培養和發展了農民畢庭佐等加入共產黨。1927年7月,猗氏“學聯”和“農協”在縣城舉行了以學生和各村農民代表為主體的首次游行示威,查封了縣財政局,搗毀了橫征暴斂的稅務所。隊伍威武雄壯,口號響徹云霄,嚇得土豪劣紳劉廷訓、王萬年抱頭鼠竄,不敢露面。這次游行,使學生和農民群眾受到極大鼓舞,調動了他們反帝反封建的積極性,同時,也從思想上、組織上為猗氏縣創建黨組織奠定了基礎。

正當急需解決如何領導斗爭向縱深發展的關鍵時刻,省委派郭巨才來猗氏指導工作,郭巨才在縣城文廟大成殿召集王月春、謝芷學、荊世慶、李錫盟、畢庭佐5人開會,宣布建立“中共猗氏縣支部”,直屬中共山西臨時省委領導,并決定由王月春任支部負責人。

“學聯”和“農協”的游行示威,給予土豪劣紳劉廷訓、王萬年沉重的打擊,他們收買了百余個流氓惡棍,蓄謀伺機向革命勢力進行反撲。面對嚴峻的形勢,王月春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要求大家做好充分的斗爭準備。他和大部分黨員下鄉宣傳,組織發動群眾,城里只留謝芷學、衛武英等人堅持工作。

經過宣傳發動,四鄉群眾的反霸情緒更加高漲。王月春等人便決定在1927年農歷七月三十集合群眾,組織隊伍。這天,各鄉群眾準時在牛杜鎮附近的板橋會合,農歷八月初一,5000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向縣城進發。

蜷縮在城內的偽警察局和反動流氓組織將四面城門緊閉。怒不可遏的群眾一面展開說理斗爭,一面輪流用力向城門猛沖,城門終于被群眾沖開,隊伍蜂擁而入,呼聲震天。當人群涌進文廟之后,王月春、衛武英、謝芷學等人領導召開群眾大會,分別登臺演講,揭露劉廷訓、王萬年把持財政、侵吞援滬款、破壞反帝運動等罪行。參加大會的群眾越涌越多,古老的文廟被萬余人擁擠得水泄不通。劍拔弩張,形勢緊迫。縣里的知名人士李希源和群眾代表劉太長等提出談判條件,和劉廷訓、王萬年出面交涉。交涉正在進行,反革命的槍聲打響了!槍聲激怒了群眾,萬余名群眾同聲喊打,涌出古文廟,沖向縣府。當群眾沖到桑園附近時,反動軍警開槍鎮壓,農民南亂娃當場犧牲,幾十名群眾受傷。反動派制造了猗氏歷史上重大的流血事件。

“八一農暴”震撼晉南,聲及三晉。軍閥閻錫山聞訊色變。

郭巨才、王月春總結了這次斗爭的經驗教訓。他們置個人安危于度外,繼續在猗氏城東活動,一方面監視敵人動向,一方面化裝成農民,背上褡褳,到處張貼和散發《猗氏各界為“八一”死難烈士復仇討劉大同盟宣言》。其他同志也分別在運城省立二中、省立二師、第二女師、臨晉蒲坂中學和太原進行聯絡,宣傳事件真相,爭取輿論援助。

敵人對此更加惱怒,加緊搜查、緝拿王月春等人。形勢緊迫,王月春隱蔽到蒲州舅家崇勝老商鋪,仍然堅持黨的活動。

1927年初冬,王月春被運城清黨委員馮大轟發覺逮捕,押入蒲州監獄。王月春受盡了各種酷刑折磨。敵人讓他坐老虎凳、雙膝跪玻璃渣子、壓杠子,王月春在敵人面前表現出了一個革命者堅貞不屈的品質。王月春的二弟王月正曾4次到蒲州監獄探望,但只允許見一面。王月春已被摧殘得遍體鱗傷,還戴著沉重的手銬和腳鐐。二弟目不忍睹,淚水盈眶。但王月春鐵骨錚錚,大義凜然,勸慰二弟不必難受,要堅強起來,并囑咐其照顧好二老。

1928年春,王月春被押解去太原,路經運城時,不少群眾含淚目送。王月春雖被繩索捆綁,卻仍大義凜然,在場的群眾無不敬佩。在太原第一監獄中,王月春曾3次刑場陪綁,但他視死如歸。1929年7月,中共山西省負責同志得知王月春在獄中身患重病,派馮彥俊等人設法營救,終以“保外就醫”的方式將王月春接出監獄,并保送回家調養。王月春出獄后十分感激黨組織的關懷,再三表示,病愈后要繼續為黨工作,但終因醫治無效,于8月病故,年僅24歲。

王月春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那閃光的青春年華,卻永留人間。他將以猗氏黨組織的創始人、猗氏“八一農暴”地下黨領導人、猗氏黨組織第一任負責人的名義永載革命史冊,千古傳頌。

中共運城市委黨史研究室 (市地方志研究室)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