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夏縣:開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1-22

記者 李宏偉

“天地蒼蒼,乾坤茫茫,中國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隆冬時節,在地處中條山西村嶺的夏縣廟前鎮中心校西村學校教學點,三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誦讀《少年中國說》。朗朗的讀書聲在山區上空飄蕩,花園里的灌木林郁郁蔥蔥,整個校園顯得生機勃勃。

西村學校是近年來夏縣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夏縣素有崇文重教、辦學興學的優良傳統:嫘祖教民養蠶繅絲、衛夫人啟蒙書圣、司馬光興辦涑水書院、嘉康杰創辦多所平民學校等不勝枚舉。“十三五”以來,夏縣縣委、縣政府秉承“小財政辦大教育”的理念,累計投入14.94億元,教育投入連年實現“三個增長”;全面落實“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和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舉全縣之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打好教育翻身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校園成為全縣最美地方

陽光照耀著綠茵場,孩子們在操場上跳繩、跑步、踢球,整個體育場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遠處的中條山同框,一派美麗、和諧的景象。這里是夏縣實驗中學,2019年投入使用,地處夏縣縣城新城區,是一所設施設備一流、環境生態優美的現代化新型學校。

在校園里,初三學生張奕歆說,她很喜歡現在的實中,比以前漂亮多了。學校各種活動豐富多彩,教師們課堂教學輕松快樂、嚴謹認真。她告訴記者,將來想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為家鄉教育事業作貢獻。

據了解,夏縣實驗中學始建于1986年,新校區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新校區總建筑面積達5.12萬平方米,投資約1.75億元,學校建有實驗教學樓、藝術教學樓、綜合樓、大型報告廳和體育場等。學校規模之大、投資之多、標準之高在全市堪稱一流,是一所現代化新型學校。多年來,該校堅持“質量立校、管理強校、改革興校、特色活?!睘檗k學理念,不斷探索辦學新路徑,全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目標引領、三段五環”高效課堂日臻完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刷新。

同樣地處夏縣縣城新城區的夏縣示范幼兒園也是一所現代化高標準學校,是當地百姓眼中的“明星學?!?。

園長馬文霞告訴記者,幼兒園配有集活動、用餐、午休、如廁為一體的活動室,并有幼兒圖書室、科學探究室、美術活動室、建構機器人活動室、寶貝面工房、多功能廳等;室外設有各種大型玩具、迷宮、幼兒攀爬設備、跑道、種植園地、沙水池、飼養角以及寬闊的幼兒活動場地;班班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空調、鋼琴、錄像機、音響,充足的奧樂樂器,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億童運動包”“萬能工匠”運動材料,豐富多樣的區域活動材料等,保障了幼兒在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夏縣縣委、縣政府堅持用最優的資源辦教育,全縣辦學條件持續改善,讓學校成為百姓眼中最美的地方,從而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全縣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由“十二五”初的85%提高為99.91%,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3.13%,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保持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由87%提高到98.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35%提高到54%;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2年提高到11年;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發展進一步趨于均衡,貧困家庭學生實現了應助盡助,教育公平深入推進,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教育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特色教育帶來百花齊放

在夏縣第二示范小學教學樓一樓的展廳里,陳列著學生們制作的各種手工制品,有精致的剪紙,有針腳細密的刺繡,有色彩斑斕的手工布貼畫等,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可見一斑。

學生家長郭紅軍告訴記者,學校各方面都很好,尤其是第二課堂開展得有聲有色、特色鮮明,孩子們不僅動手能力強了,而且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孩子的進步讓他感到非常欣慰。

該校校長秦紅霞說,給孩子最幸福的童年,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這是學校的辦學初衷。近年來,學校以培養學生“說好話,寫好字,讀好書”為切入點,在全校開展“普通話進校園,書法進課堂,誦讀進教材”工作,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高。此外,學校在校本課程上,主要抓社團課程,有7大類40余種課,從各個方面涵蓋了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給孩子們快樂的成長環境。

地處夏縣水頭峨嵋嶺邊緣的涑水初中也是一所特色鮮明的學校。這所學校以書香為底蘊,以快樂體育為教學特色,營造出朝氣蓬勃的校園氛圍。下午活動時間,塑膠操場上,孩子們在足球運動中激情飛揚;教室里,樓下花園里,隨處可見學生專心讀書的場景。

涑水初中是山西省素質教育示范學校。該校校長秦壹海說,近年來,在抓好高效課堂的同時,學校開展了閱讀和體育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素質。

在夏縣中學,校園里隨處可見的名人雕像及名人名言,讓人仿佛進入時空隧道。在學校的教室、走廊、報告廳、餐廳等處,隨處可見精致的楹聯條匾,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夏縣中學正式加盟康杰中學教育集團,開啟了該縣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十三五”以來,夏縣素質教育扎實推進,夏縣中學的楹聯教育獨具特色、揚名全國,被授予“中國優秀楹聯教育基地”和“全國素質教育示范?!?;新建路小學的校園足球聞名三晉、享譽全國,先后10余次在全省、全國比賽中奪得冠軍;校園課本劇《司馬光砸缸》和《衛夫人》先后榮獲全省第一名和全國一等獎;城關中心校的器樂教育、裴介中心校的書法教育、第二示范小學的社團活動、特殊教育學校的特色小組教學等都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信息化夯實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夏縣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先后投資6000余萬元,夯實了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夏縣教育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

近年來,該縣數字教育資源從無到有??h教科局大力推進“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建設,扎實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參與教育部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活動教師1020人,先后曬課2294節,錄制優質課300余節,網絡直播課220節,參加“運城市寰爍杯微課和翻轉課堂大賽”獲獎254節。數字資源的不斷積累,為教師學習借鑒提供了示范與模板,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推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據了解,“十二五”末,夏縣全縣中小學通寬帶學校只有30所,而且帶寬不到20兆。通過“十三五”以來教育城域網和中小學校園網絡升級改造以及無線校園建設,現在全縣所有學校都通了互聯網,帶寬均超100兆,有13所學校更是實現了千兆進校園,實現了“校校通”;多媒體教室由“十二五”末的63座增加到712座,實現了“班班通”;學生計算機由“十二五”末的578臺增加到2571臺,生機比達到7∶1;教師辦公電腦由“十二五”末的214臺增加到2387臺,實現了一師一機。同時,全縣新建網絡直播室3座,使學生在寒暑假疫情期間在家也能通過手機電腦收看課堂直播;錄播教室由“十二五”末的空白到現在的99座,推動“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和教育均衡。

在教學中,縣教科局采取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結合、出外培訓與本地培訓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全縣教育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于夏縣教育的“十四五”目標和任務,夏縣教科局局長張鐵栓充滿信心。他說,全縣教科系統將立足全縣教育發展實際,對標新時代教育發展要求和縣委、縣政府“利用3年至5年打好教育翻身仗”的目標,咬定目標不放松,砥礪前行不懈怠,奮力譜寫新時代夏縣教育振興崛起的新篇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