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傅晉宏時間:2020-12-10

永濟市清華村扁鵲廟 (資料圖)
清華扁鵲廟也稱藥王廟,是紀念戰國名醫扁鵲而立的廟宇,位于永濟市東22公里的清華村東,國道521北側,交通十分便利。它坐北朝南,正南就是被清朝詩人吳雯歌頌過的洗馬村,再南就是唐末詩人司空圖的隱居地王官谷。此處東臨石衛村,西靠清華村,北望王村和唐初名臣張玄素故里張坊村,東北接雷家莊以及大唐宰相董晉故里董村。從中條山石鹿峪流下的山泉,就從廟東淌過,蜿蜒北去。過去藥王廟雖各鄉各村均設,但規模都比較小,清華扁鵲廟因為位置適中,且依扁鵲墓而立,意義自然非同一般。筆者曾數次來此參觀,被神醫扁鵲的醫者仁心和高超醫術所折服。聞知2019年10月扁鵲廟被列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對其更是崇敬有加。
一
扁鵲(前407~前310)姓秦,名緩,字越人,渤海郡人,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神醫。他幼時聰慧,善于觀察,不僅鉆研醫書醫道,而且勇于創新,遇到疑難雜癥,潛心研究,很快就成為經驗豐富的一代名醫。扁鵲在診視疾病中,應用了中醫色診技術,就是望聞問切“四診法”。“望”就是看氣色,“聞”是聽聲音,“問”是問病情,“切”是把脈搏。四診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我國醫學界所沿用,成為傳統的中醫診斷法。判斷蔡桓公疾病就是典型的望氣色,并及時提出預后。其實扁鵲的主要成就是切脈,能做到精準判斷,后代醫家奉他為“脈學之宗”。
扁鵲為了救死扶傷,周游各地行醫,“內外婦兒”都很精通。他采用針砭、按摩、湯液、熱熨等方法治療疾病,效果奇佳,可謂妙手回春,聲名遠播。
扁鵲的醫學思想也非常可貴。他從來不信鬼神,對巫術治病深惡痛絕,對患者,不論貧富,一視同仁。扁鵲過虢,智救太子,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稱贊他有“起死回生”之術,扁鵲卻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患者并沒有死,我只不過使他重病消除,恢復他原來的狀態罷了,表現出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的高尚品質。
由于其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與傳說中的上古名醫扁鵲相埒,人們便尊其為“扁鵲”。中學語文課本中《扁鵲見蔡桓公》,作者韓非子雖是借批評蔡桓公聽不進批評意見,自作聰明,諱疾忌醫,一意孤行的缺點,卻也反襯出扁鵲高超的醫術。隨課文學習,扁鵲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史學家司馬遷特地在《史記》里為他立了傳——《扁鵲倉公列傳》。
傳說扁鵲常在河東鄉間治病,足跡遍及永濟、虞鄉、清華(古稱“故市”)等地,為群眾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病,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神醫”。相傳他在秦國行醫時,為秦武王治病,秦太醫李醢(hǎi)自知技術不及扁鵲,便令刺客將其殺死。相傳扁鵲得知消息逃亡,沒跑得及,就在今陜西臨潼的南陳村附近,被埋伏在道邊的殺手殺害。噩耗傳來,故市的百姓感念其恩德,自發結伴前往秦國運回其遺體,將其安葬在今清華村東,并建廟祭祀,終年香火不斷。
據說過河的年輕人,僅搬回一具無頭遺體,頭早已被刺客帶走,向李醢領賞去了。故市村民紛紛獻金,鑄一金頭,配以真身,予以安葬。如今的扁鵲墓,殘高2米,周長40余步,為萋萋芳草所覆蓋。周圍古槐掩映,松柏環繞,一棵古槐樹齡已上千年,根部粗達4米,高約20米,樹腔中空,根部新生出幼槐。墓前有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三月所立石碑一通,其上鐫有“扁鵲之墓”四個大字。該碑距今已900多年了,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一座扁鵲墓。路邊的山門,建有“扁鵲陵”高大牌坊。除了永濟外,全國還有多處扁鵲墓,較大的如陜西臨潼扁鵲墓廟(衣冠冢)、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扁鵲廟、河北邢臺市內丘縣神頭村扁鵲墓廟,以及扁鵲的故鄉任丘市莫州扁鵲廟等。
據清《虞鄉縣志》記載:“周扁鵲墓,在縣東故市村東。按,扁鵲死于刺客……虢太子聞變,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于今故市、洗馬諸村立祠祀之。”“扁鵲廟在故市村東,村旁有墓,洗馬村亦有廟。”由此可知,原有兩座廟,西廟,即故市村的廟,毀于民國時期,原址在后來的清華機械廠位置。倒是近年來,在清華村東北建立扁鵲廣場,立起高大白色的扁鵲塑像。現村的東廟,其實是洗馬村的藥王廟。在兩廟之間有扁鵲墓,因為戰國屬周朝,故稱“周扁鵲墓”。歷史上有西周、東周之分,扁鵲屬于東周。縣志記載“虢太子收葬”,與前述傳說有異,但葬于此地則是事實。虢國就在今天三門峽一帶,就是成語“假虞滅虢”中的虢國,距離清華并不遙遠。
二
大廟的木制門額有醒目“神醫扁鵲之廟”大字,楷書字體,秀氣美觀。門外左右各一石馬,宛若洛陽白馬寺。進得大院,兩行翠柏立于甬道旁邊,還有幾對石人石馬石羊,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現存主體建筑是獻殿和正殿。大殿后有玉皇殿、財神殿等,為近年補建,屬于道教范疇。根據1999年重修記事碑,正殿為洗馬兩社所修,獻殿為石衛、雷家莊兩社承修。1987年和1996年分別被列為永濟市和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獻殿五間,進深二椽,單檐硬山頂,是面對正殿擺放祭品的獻祭場所,相當于放大的供桌,也是為祭祀者遮風擋雨的廈房。
正殿為明代遺構,亦單檐硬山頂,磚構臺基,有前廊,面闊五間。其中正殿三間,進深三椽。兩邊各建一垛殿(耳殿),供奉扁鵲的兩弟子子陽、子豹。正殿與垛殿,從正面看,五間無差別,從大殿的背后,可清楚看到它們進深不一,伸縮有致,垛殿拱衛著主殿。
大殿正中,端坐在暖閣內的就是扁鵲彩色泥塑了。只見塑像比例協調,凈高兩米有余,龍袍玉帶,端坐在龍椅上。所塑形象方額廣頤,面龐飽滿,瀝粉貼金,映著光澤,兩只大眼放射著智慧的光芒,用“炯炯有神”形容毫不為過,顯示出“天下醫祖”的自信和慈祥,是筆者在永濟看到最美的創作造象,具有很高的雕塑藝術價值。主像左右各站一侍童,相向而立,分捧藥箱和醫書。一主二仆身披錦緞,構成完整的一組彩塑藝術形象。
近年來,各地紛紛復建古廟,重新塑像,而且廟宇多高大上,但這里的扁鵲雕像,以及大小塑像,共20尊,均為明代遺物,無價之寶。
由于當地鄉民對扁鵲懷有深厚的感情,廟宇竟躲過了十年浩劫。1971年開始,這里成為清華中學的校址,但主殿被前面——由獻殿改造成的平房——貼面式地擋著,正殿大門常年緊鎖,是校園內一個封閉區域,昏暗、陰森。正是這樣蔭蔽,塑像才得以保留,成為全國現存最古老的扁鵲塑像,也是廟中最為珍貴的文物之一。
在大殿內東側,還有一尊扁鵲坐像,也金粉敷面,置于木轎之中,顯然為可移動塑像。每到廟會期間,坐像就被大漢們抬著走村串巷,與關公巡城的儀式一樣,增加了廟會的活躍氣氛。這里每年正月十九、二十舉行盛大廟會。這是過完農歷新年后的第一項重大活動,有雜耍的、唱戲的、耍龍燈跑旱船的,應有盡有。洗馬高臺和石衛土銃在當地非常有名氣的。每逢會期,扁鵲廟門前總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交通幾乎阻塞,與虞鄉臘八會的規模不相上下。
三
令人震撼的還有,中國古代十大名醫塑像環列宇坐暖閣兩側,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當然形體要比正像小得多,比真人略大。左側所列除扁鵲外,有天師岐伯,黃帝時代的名醫,醫學界有“岐黃濟世”的說法。太乙雷公,黃帝稱其太醫。華佗,東漢末年的外科醫生。他們有的手端方形包裝的中藥,置于懷中,有的則雙手合十,似在祈禱人間無病。“藥王”孫思邈,陜西耀州人,手里端著一個藥葫蘆,裝扮極合其身份,是一位地道的百歲老人。
右邊第一位是張仲景。亂世念忠臣,病篤思良醫。東漢末年戰亂頻仍,屢行大疫,村村舉哀,戶戶號泣,萬戶蕭瑟鬼唱歌,而且當時巫術盛行,騙錢騙財,貽誤治療。身兼長沙郡太守的張仲景,深切關注民眾的安危,一面為官,一面創立醫術幫他們治病。據說他每月有兩天在大堂上為百姓治病,中醫藥房的“堂”由此而來。他總結漢代以前的醫學精華,著成《傷寒雜病論》一書,被中醫學奉為經典。他本人也被尊為“醫圣”和“萬世醫宗”。現在他的家鄉南陽建有醫圣祠,我兩年前專門拜謁過這位醫圣。當地藥企生產有著名的“仲景”牌六味地黃丸。其他四位,淳于意(倉公),西漢初年醫學家,司馬遷將他與扁鵲作合傳。皇甫士安、王叔和(張仲景著作的整理者),皆魏晉醫學家。韋慈藏,唐代另一藥王。仔細觀察,這里供奉的十大名醫均唐朝或唐朝以前的,正合乎唐朝始建的特征。
其實中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功同良相,何止這十位。至少還有:東漢末年皇甫謐,有“針灸鼻祖”稱號。東晉醫藥學家葛洪,著有《抱樸子》一書。明代李時珍,湖北蘄春人,著有藥物巨著《本草綱目》。有的比較生疏,但在中醫學界,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四
手可回春神鬼泣,目能透物正邪分。清華扁鵲廟始建年代不詳,但據碑刻記載,唐咸通二年(861),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庚子年),清康熙、光緒年間,以及“民國”十七年(1928)均有修葺。
筆者特別注意到大殿前有8通碑刻。萬歷庚子年的《重修扁鵲祠記》,碑材質地好,字跡格外清晰。文中提到原廟還有儀門、影壁、樂樓,東西廊廡,足見其規模之大,規制之完整。特別是所發感慨“人皆知禮神袪病,曾不知防未病。知身之病,而不察心之病,使能深察而預防足稱良矣”。防未病,治心病,體現了扁鵲獨特的醫學思想,富有哲理,振聾發聵。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扁鵲正殿獻殿茶祠補葺樂樓三門立后門施資人花名單》,名單中遠的有絳縣、曲沃、絳州、解州等外地人,近的有王官谷、風伯谷、土落村(今土樂)等本地人,這些地名親切熟悉,是本土地名的活化石,也說明扁鵲廟影響范圍之廣。
光緒二十三年(1897)梅月所立《重修藥王廟碑記》中記載之一:“光緒十八年暮春之初,古清華鎮藥王(廟)功竣”,提到“古清華鎮”。這一記載說明“清華”一名古已有之,應該是其別稱,大名仍為“故市鎮”。新中國成立后改為“清華”,故市遂成小名,直至今日。該碑所載之二:“禮云:法施于民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大意是說,古代制定祭禮的原則是,只有為國為民作出了貢獻的人才能享祀。碑文還提到,“……庶幾神得其所,而人沐其恩,四方庶士可永無瘟疫之虞”,意思是建好扁鵲廟,神醫的靈魂有了住所,人們沐浴神的恩澤,四方百姓永無瘟疫之患。
扁鵲既是古代醫學科學的一種代表,也是大愛精神的一種象征。清華扁鵲廟是運城市別具一格的醫學旅游資源,也是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圣地和教育基地,對扁鵲的敬仰就是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敬仰。扁鵲護佑人民,人民需要扁鵲,更需要千千萬萬像扁鵲一樣征服病魔大醫精誠的白衣衛士。祝人間遠離瘟神,愿神州山河無恙,讓人民永享安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