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繪好全面育人的底色
——我市學校紅色教育掃描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10-09

記者  李宏偉

近日,萬榮縣示范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閱讀紅色繪本 記者 李宏偉 攝

前不久,在湖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重溫“半條被子的故事”,他指出:要用好紅色資源,要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我市紅色資源豐富,紅色教育底蘊深厚,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是廣大教育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更是初心和使命。

近年來,全市教育系統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讓紅色教育從娃娃抓起,追尋紅色記憶,講好紅色故事,將教育根植于深厚的紅色基因中,用紅色精神激勵孩子們茁壯成長,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自立自強的美德少年,讓全市80多萬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使紅色教育真正成為繪好我市全面育人的底色。

傳承紅色精神 快樂教育樂園

近日,記者走進萬榮縣示范幼兒園,在該園紅色文化中心,孩子們有的在看紅色繪本,有的在觀看紅色電影故事,有的學剪紙,還有的穿上紅軍服裝、挎上木槍當一回紅軍小戰士……在該園專門布置了孩子們喜歡的各種紅色教育類的書籍、電影等,設置了紅色圖書區、紅色觀影區、紅色留影區,還有紅色生活體驗區等,在各種紅色教育中,孩子們收獲了快樂,得到了教育,該園處處洋溢著紅色教育的氣息。

園長王麗萍告訴記者,萬榮縣示范幼兒園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創新啟動“紅色堡壘、紅燭先鋒、紅心向黨”三紅工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紅色校園。圍繞給孩子一個美麗的起點,按照“課程育人重融入,文化育人重熏陶,活動育人重導向,實踐育人重操作,管理育人重規范,協同育人重聯動”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六育人”為抓手,構建了“基礎課程+特色課程”的園本課程體系。在孩子心中厚植了愛國主義情感,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更多的紅色教育,使幼兒的綜合素養全面提升。

在萬榮縣的紅色教育特色校中,不能不提一個學校——萬榮縣北解實驗小學。近幾年來,該校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精髓,打造紅色德育品牌。該校是萬榮縣最大的一所公立寄宿制小學,所處的解店鎮是山西省首批“紅色教育基地”,其前身是北解村辛亥革命老人李文楷先生1932年創辦的私立明德小學。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該校結合解店鎮上義村紅色教育資源,確立“紅星閃閃放光彩”的辦學理念,構建了“紅星閃閃放光彩”校園文化框架和育人框架,包括1個理念、6個支柱、24個支點、122個項目、6大目標。著力打造校本特色的優質教育,讓每顆紅星都閃耀。

在北解實驗小學,能被評為“紅星”是每個師生的光榮。今年被評為“紅星之生”的五年級2班袁一丹同學高興地說:“我很自豪成為‘紅星之生’。我要好好學習,要向英雄學習。”今年被評為“紅星之師”的數學教師高睿告訴記者,能成為“紅星之師”是學校對自己成績的肯定、師德的肯定,對自己是極大的鼓勵。下一步,自己一定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爭創具有創新精神與主動發展內質的德藝雙馨名師。

孕育紅色新人 筑牢立德樹人

紅色教育不僅在萬榮教育中亮點閃耀,在我市各學校也是獨領風潮,各有千秋。近年來,紅色教育在我市各縣(市、區)教科局及各級各類學校中積極開展,紅色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入學生心靈;紅色教育紅遍校園,浸潤河東教育,成為我市立德樹人教育一個厚重的底色。

近年來,芮城縣教科局深挖紅色資源,做好價值引領,講好芮城紅色故事,傳承歷史文化根脈,推動紅色基因進課堂、育新人,推進青少年紅色文化教育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實踐者。為了進一步增強紅色文化教育,推進紅色基因的傳承,今年芮城縣組織開展了“追尋紅色足跡,弘揚革命精神”研學實踐活動,組織師生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和武警中隊,在實地教學中寓教于樂、寓教于游。

今年,平陸縣教科局積極開展“講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活動。挖掘全縣紅色資源,講好每一個紅色故事。該局讓廣大學生了解“朱德總司令故居太寨”的感人故事,知曉“杜馬阻擊戰”軍民浴血奮戰的精神,閱讀《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唱響“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時代凱歌,在毛家山知青圣地感受那個火熱年代知識青年的奮斗精神。同時,該局緊密結合學校實際,積極引導和激勵師生深入實踐,講革命故事,唱紅色歌曲,使廣大師生在系列活動中不斷了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不斷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講述紅色故事簡單,講好卻并不容易。‘內容貼近、形式創新、利于傳播’,成了最優先考慮的關鍵詞。我們的‘紅色故事會’充分挖掘當地的紅色資源,用身邊故事教育身邊人,讓紅色精神傳承深入人心?!逼疥懣h教科局局長裴幸渠說。

永濟市教科局十分重視對中小學生的紅色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活動,將紅色基因傳承活動納入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并將每年的9月份確定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月”。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各校結合“七一建黨日”“八一建軍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紅色基因傳承”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瞻仰中共永虞臨黨支部遺址、李雪峰鄭林紀念館、東伍姓抗日紀念碑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永濟黨建園,了解學習中共永濟黨史,走訪革命后代,聆聽革命先輩、先進人物英勇奮斗事跡。每年9月份,各中小學校結合“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月”活動主題,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紅色教育活動。

厚植紅色基因 夯實全面育人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創新紅色教育、更好地開展具有特色的紅色教育、將紅色教育和課堂教學更好地融合,從而教學相長,這是廣大教育人需要思考的課題,更是需要堅守的初心和使命。

芮城縣關工委主任周敬安認為,今天的廣大青少年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他們是幸福的一代,但是如果不進行紅色教育,思想和精神方面將嚴重缺“鈣”。為此,芮城縣關工委組建了老革命軍人、老干部、老黨員宣講團,開展“講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利用課余、節假日組織演講活動,使廣大青少年受到深刻教育。另外,在史料整理方面,發揮有知識、有編寫能力、有關愛之心的老同志,編纂《紅色基因》傳承故事,共計8萬多字。另外,還進一步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全面提升廣大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素養和綜合能力,從而培養一批模范青少年。

萬榮縣教科局局長張煒表示,紅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生動實踐,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萬榮縣教科局將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建立教”思路,建立紅色教育長效機制,實施“紅色組織覆蓋、紅色熔爐鍛造、紅色堡壘強基、紅色雁陣選育、紅色平臺保障、紅色引領強化”六大工程。全方位、多層次引深紅色教育,通過讀紅色著作、唱紅色歌曲、演紅色劇目、講紅色故事等方式,大力傳承“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全民抗疫精神”,激勵全體學生知黨史、明黨恩,紅心向黨,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接班人!

平陸縣教科局局長裴幸渠告訴記者,紅色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寶貴的民族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天然載體。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為打造平陸紅色特色的“人文校園”,全縣教科系統建立革命傳統教育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以抓實常規教育為平臺,從4個方面切實開展紅色教育系列活動。一是營造校園文化環境,讓紅色文化滲透到學校每一個角落,讓校園的一草一木都閃爍紅色之影,讓師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紅色之魂,讓校園時時處處都充滿紅色的精神。二是廣泛開展系列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讓紅色校園文化深入細致得到落實。三是點滴培養學生日常行為。全縣各學校依據德育工作階段化、系統性的要求,有計劃有針對地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做到重點清,要求明,措施實。四是把紅色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全方位目標考核內容,推動全縣紅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積極創建紅色校園文化,講好革命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打造特色校園。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時下,我市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關心下一代工作者已經成為本地紅色文化遺產的保護者、傳承者。他們繼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將紅色文化教育與道德行為規范的養成與情感體驗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家庭、學校承擔責任,初步形成對紅色文化的情感認同,讓學生在個人、家庭、學校與社會生活中,懂得將紅色文化與自己的言行結合起來,以紅色文化精神指導和激勵自己前進,從而成長為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時代新人。

東風漫卷紅旗展,紅色精神耀后人。廣大青少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紅色教育是我們這個時代永不褪色的教育主題,紅色教育是孩子們精神的“營養餐”。我們要弘揚偉大的紅色精神,傳承優秀的紅色文化,將紅色教育進行到底。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