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9-23

《稼穡風》演出場景 特約攝影 史云平
本報訊(記者 付 炎)在雄壯的鼓樂聲和牛角號聲中,舜帝將“后稷”王冠授予姬棄,令其教民稼穡,使天下得其利;姬棄領命謝恩,奔赴教稼之地……這組劇情畫面來源于稷山縣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專門創作的大型民俗音樂鼓舞劇《稼穡風》。
作為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稷山慶豐收活動暨第十屆板棗文化節的一項重要內容,9月21日晚,《稼穡風》展演在稷山縣稷峰文化廣場拉開序幕。

后稷姓姬名棄,是中國古代農業的奠基者。稷山是后稷教民稼穡之地,也是華夏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稼穡風》以稷山古代農耕文化為題材,由“封稷”“教稼”“耕耘”“祈雨”“豐收”“祭祀”六幕組成。全劇融入了鼓樂、舞蹈、秧歌等藝術形式,并加入了極具本土特色的稷山老調、高蹺走獸、高臺花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充滿濃郁的民俗風情。

栩栩如生的舞臺道具和精心編排的民間鼓舞相得益彰,原生古樸、激情奔放的藝術展現形式將現場觀眾帶入一幕幕經典的農耕場景之中,再現了古老的祭天祈雨、教民稼穡和慶祝豐收等畫面,講述了后稷教民稼穡,在汾河岸畔開啟中國農耕文明的故事,展示了悠久燦爛的稷王農耕文化和勤勞淳樸的后稷民風。

創作排演《稼穡風》是稷山縣在新時代講好農耕故事、弘揚后稷文化、傳承后稷精神的一項有益探索,體現了后稷兒女奮力抒寫農耕文明新篇章的創新精神和美好追求。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