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馬逢春時間:2020-09-17
初秋時節,漫步在萬榮縣城鄉街巷,群眾在公園、廣場休閑健身,孩子們在一旁嬉戲玩耍,處處散發著由內而外的幸福感,呈現出一幅幅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近年來,萬榮縣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筑基、繪色、織網為抓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回應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后土大地蹚出一條幸福祥和的全面小康之路。
筑基——通過實施民生工程,夯實民生根基
今年6月,經過短暫的封閉重修,萬榮縣恒磁南路重新通車、盛裝重啟,除了大大方便群眾進出縣城外,道路兩側色彩豐富、錯落有致的綠化景觀更吸引不少人在此健身散步、駐足觀賞。
道路是一個城市的動脈,決定著城市發展的廣度,也一定程度決定著群眾生活的舒適度和幸福感。去年以來,萬榮縣以城西“農邦”新城、城東“民康文化城”為空間規劃,鋪修、綠化了西內環路、寶鼎北路等十余條道路,使縣城的路網覆蓋、功能提升、環境品質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今年7月,牧原養殖基地通化一村育肥場項目投入運營。除了構建生豬綠色生態養殖、建立種養結合農業循環經濟外,牧原在通化建成的3個分場共直接提供就業崗位400個,帶動100名貧困戶增收致富。
產業是一個地方發展的根基,決定著地方發展的厚度,也一定程度決定著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品位。近年來,以“國家級農業產業園”為招牌,以牧原、溫氏兩大產業龍頭為牽引,除了傳統的蘋果種植和加工外,香菇、養殖、果酒等產業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產業鏈更加完整,群眾收入更加可觀。
觀滴水可知滄海。縱觀近年來萬榮縣每一次重要會議、每一份重要文件,無不和民生緊密相連,無不和民生工程密切相關。據了解,2020年,萬榮縣共確定重點工程項目80個,其中社會民生類占到35個。
早日投產達效,才能早日造福群眾。為了保證各個民生項目能夠盡快建成投產,萬榮縣實行“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直至達效”的包聯機制,將每個重點民生項目明確時間、明確分工、明確責任,確保有人管、管得好、推進快。今年,該縣分四批次集中開工了萬榮溫氏養殖基地總部及飼料廠建設、脫貧攻堅基礎設施鞏固提升、鄉鎮體育公園、“四好農村路”等2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3.56億元,建設規模和力度都是歷年來空前的。
“全縣上下要堅持基礎設施補短板、社會民生強弱項的思路,在民生領域、民生工程上多下功夫、多費精力,讓萬榮人民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萬榮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永輝說。
繪色——通過建設美麗鄉村,擦亮民生底色
“這幾年,萬榮變得更整潔、更漂亮了。”在外工作的萬榮人回鄉這樣說。
“這幾年,我們身邊環境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幸福了。”在萬榮的群眾這樣說。
“黃土高原的底色是黃色的,萬榮的底色是彩色的。”來萬考察的企業家這樣說。
變化顯而易見,感受真真切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抓住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重大機遇期和“窗口期”,通過大力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讓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提升檔次,讓群眾對全面小康感知更加直觀,縣委態度鮮明堅決。
人居環境整治上,該縣深入貫徹全市鄉村振興暨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與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精神,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一是推進拆違治亂專項治理行動,有序開展違章建筑治理、第五立面和建筑色彩治理活動,實施農村美化行動和亮化行動。二是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開展農村垃圾集中整治、道路沿線環境衛生整治、畜禽糞污綜合治理、農業廢棄物綜合治理等。三是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行動,開展村內池泊整治、沿河村莊和飲用水水源地所在村莊整治、河湖水體綜合整治,實施大中型水庫美麗移民村建設及其他后期扶持項目、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項目等。四是持續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統籌推進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并探索廁所糞污與畜禽糞污協同處置模式。五是推進衛生鄉村建設專項行動,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衛生鄉村、文明集體創建等活動。群眾都說,半年來,萬榮縣城鄉人居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面貌可以說煥然一新。
美麗鄉村建設上,該縣在已經建成82個美麗鄉村的基礎上,今年繼續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打造亮點”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再開工建設100個。通過綠化提升、亮化裝點、排水提質、產業發力、文化引領,使各村突出特色、各美其美,使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的成色更足。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我們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經驗,也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可以說,現在的萬榮,全面小康的底色更亮了,底氣更足了。”萬榮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鵬凱說。
織網——通過實施惠民舉措,密織民生大網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在萬榮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卷軸上,民生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增進民生福祉是一條貫穿始終的重要脈絡。
就業有路、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著力保障和充實人民群眾“菜籃子”“錢袋子”,一件件民生實事看得見摸得著,一項項惠民舉措接連出臺,在后土大地上織起了一張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民生大網。
一年多來,圍繞脫貧攻堅“四個不摘”,投入扶貧資金1.1億元,落實鞏固提升“四季行動”74項任務,全縣未脫貧人口下降到81戶189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05%。
——圍繞發展優質均衡教育,開展“兩達標、兩提升”行動,組建并運營了3個義務教育集團、5個幼兒教育集團,翻新了21所鄉村中小學校,配套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營養餐,高考一本、二本達線率增幅躋身全市前三。
——圍繞深化縣域綜合醫改,推進縣人民醫院三級醫院創建,完成縣中醫醫院二級甲等醫院創建,翻新提升賈村鄉、西村鄉衛生院,改造達標星級衛生室210個,承接了全國縣域綜合醫改培訓觀摩會,入選“全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受到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并代表山西省在全國基礎衛生健康工作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圍繞生態治理,扎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和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攻堅戰,大力度、大投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全縣綠化實現了理念和手法的飛躍、質量和數量的跨越。
——圍繞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全縣刑事案件下降12.8%、治安案件下降51.7%、不良貸款率下降2.2%,禁種鏟毒保持高壓態勢,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信訪工作扎實開展,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與此同時,統計、人防、宗教、縣志、檔案、婦兒、老齡、國防建設、防震減災等工作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呈現新氣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項項民生工程、一個個美麗鄉村、一系列惠民舉措……在后土大地,一幅溫暖的民生圖景正徐徐展開。正如萬榮縣委書記杜中偉說,站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歷史交匯點上,萬榮縣正以更大的力度、更強的措施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萬榮老百姓正闊步邁上全面小康的大路上。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