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0-07-10
創建“三零”單位,農村信訪問題是難啃的“硬骨頭”。而信訪積案因為時間跨度大、群眾情緒大、涉及部門多,化解難度更是不言而喻。
多年來,信訪積案一直是困擾臨猗縣耽子鎮維穩的“老大難”。如何創建“三零”單位、解決信訪難題,考驗著該鎮黨委、政府的每一個人。
“三零”單位創建工作啟動后,耽子鎮黨委、政府聞令而動,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武斌、鎮長王澤負責,黨委副書記衛軍具體牽頭推進,相關人員協調配合的信訪工作協調組。“控新治舊”是他們開展工作的總原則。
“新的矛盾相對來說好化解。”武斌說,“從5月份開始,根據縣里安排,耽子鎮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矛盾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一些新的矛盾得以及時發現、及時化解。我們鎮最大的困難在治舊上。”
“治舊沒有什么捷徑,清單拉出來,找問題癥結,想辦法逐個解決才是正途。”具體負責信訪工作的衛軍說。近兩個月以來,該鎮用“繡花”功夫化解信訪積案,集中攻下了多起信訪案件,也探索實踐出一些好的工作方法。
政策上依法依規
行動上動真碰硬
卓里村村民老王上訪多年,反映的事情是鄰居在老宅基地上強行建房,堵住了他回家的路。老王信訪一事,歷屆鎮黨委、政府都曾積極協調,但每次都因為協商后當事人反悔,導致事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
今年,耽子鎮黨委下功夫找癥結,發現此案涉法部分沒厘清。衛軍帶領協調組人員,多次到該縣自然資源局查檔案,確定老王提供的宅基地證上的信息和以前登記的宅基地信息存在出入。
“老王以前的宅基地是個刀把狀,改建后,他把之前進出門的土地納入了自己的宅基范圍。”衛軍說。
拿到了在該縣自然資源局拍攝的老王宅基地信息存根后,衛軍先后多次找到老王做思想工作,勸說他根據現在的房屋結構,基本恢復原來的院基形狀,為自己開辟出一條回家的路。目前,院基恢復工作已經完成,老王也從常年居住的村委會搬回自己家中。
召開信訪聽證會
集思廣益解難題
東屯村村民李某反映,2011年3月,他和本村另一名村民為村里修引黃渠,墊付了5萬余元,一直沒有拿到工程款,要求本屆村委會給予結算。
耽子鎮信訪工作協調組經過查訪,得知墊付款沒有支付的主要原因是兩人提供的修建引黃渠賬目不清。再加上時間跨度大,信訪人的訴求多,協調組調解前期十余次到李某家溝通交流,詳細了解信訪訴求,積極消除他的思想顧慮。根據實際情況,協調組決定采用召開信訪聽證會的方式,公開評議解決問題。
6月2日,協調組召集鎮綜治辦、信訪辦、財政所、司法所、水管站工作人員召開聽證會,李某及東屯村“兩委”主干全程參與。聽證會以“大家評”“公開判”為核心,注重涉事各方的溝通互動,通過聽訴求、對票據、依法依規講政策等方式,幫助信訪人厘清多年的賬目,在感情上拉近與信訪人的距離,支持他的合理訴求,也說服他放棄不合理訴求。
最后,東屯村村委會與信訪人達成協議,李某自愿簽下息訴罷訪書。目前,簽署的協議已經履行到位,信訪案圓滿化解。
把上訪變為下訪
消結順氣化干戈
提起柳村的姚某,附近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姚某是個老上訪戶,上訪多年使得她的信訪訴求越來越復雜,但她的主要訴求還是圍繞宅基地展開。從武斌2018年8月30日到耽子鎮履職開始,姚某就是他辦公室里的常客。
“隨著交談的深入,我們也了解到姚某丈夫過世后,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非常不容易,就想盡可能地多幫幫她。可是,她的部分訴求確實不合理,比如要求村委會為其規劃一畝的宅基地,就不符合政策,我們也不能滿足。”衛軍告訴記者,鎮上幾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姚某信訪案件,并多次上門與其溝通交流,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為當事人消結順氣。
在接觸中,衛軍了解到姚某居住的老宅年久失修無法居住,再加上當地村委會在處理她的宅基問題時,部分做法確實有失妥當,這才使得姚某因為氣不順反復上訪。
“三零”單位創建工作開始后,衛軍便下定決心要解決這一信訪積案,上下班途中經常去姚某家坐坐,慢慢地消除了她的對抗情緒。考慮到姚某家的經濟情況以及居住條件,王澤協調柳村村委會為其定點合理規劃宅基,并積極對接城建部門申請危房補助,幫助她建新房。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記者日前見到蓋起新房的姚某時,她剛從果樹地里回來。她笑著告訴記者,這屆鎮干部非常重視她的問題,感謝他們為自己的事情跑前跑后。
耽子鎮黨委書記武斌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牢固樹立‘事要解決’的目標意識,對全鎮剩余信訪積案實行清單式管理,明確具體化解路線圖,分門別類推動化解,力爭實現積案難案‘清倉見底’,助推耽子鎮‘三零’單位創建工作目標早日實現。”
記者 樊朋展 李政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