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6-24

運城晚報訊(記者 賀雪梅)6月20日,《在黃河金三角朝圣》新書出版發布座談會在運城舉行,來自北岳文藝出版社、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運城學院、運城市古中國文化研究會和運城市文化旅游局等單位的2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座談。
本次座談會由北岳文藝出版社、運城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
《在黃河金三角朝圣》一書由市文旅局原局長黃勛會編著,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35章,分為“朝圣要聞”“朝圣最說”“朝圣研學”三個板塊,總計30萬字,300多幅圖片。該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述了黃河金三角一帶圣母女媧、字圣倉頡、人文三圣堯舜禹、武圣關羽、史圣司馬遷、農圣后稷等56位先賢圣者的故事及西侯度人燃起的曠世文明。
座談會上,黃勛會回顧了自己的創作研學歷程;北岳文藝出版社綜合項目開拓中心主任、《在黃河金三角朝圣》責任編輯孫茜向大家介紹了新書的出版情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新書內容探討發言,并就新書的出版發行提出了意見、建議。大家認為,書中介紹、解讀歷史人物和史記遺存的視角與態度新穎,作者對金三角歷史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可以喚起人們對黃河金三角文化乃至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所推崇的圣人文化也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文化標桿,對打造運城文化品牌,提升運城文化軟實力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不僅可以進一步推動相關文物景點的開發與保護,也會帶動當地旅游事業的發展。
附部分專家學者的發言摘要。
●北岳文藝出版社綜合項目開拓中心主任孫茜:
這是我從事20余年編輯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一本以“運城”為核心的地方歷史文化散文集。接到這個稿子后,我深深被它吸引著,感動著。為了將其打造成精品,我們在文字特別是圖片的準確性、表現力、藝術性以及形式上都做了一些精雕細琢式的工作,最終將其定位于學術歷史散文,整體裝幀設計以考古色為基本色調。從內容上說,書中共講述了56位先圣,筆墨各有側重。對于篇幅較長的關公,為了更好地便于讀者閱讀,我們從編排上做了技術處理。從細節上說,圖片的調色、紙質、插圖,我們都花了很多心思。總之,這是一本值得大家認真研學、收藏的原創精品圖書,我們出版社將充分利用媒體推廣它、宣傳它,讓更多人了解運城、熱愛運城,讓運城文化品牌走向世界。
●《運城日報》原總編輯王雪樵:
作者是運城文化研究宣傳的領軍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勤奮的學者、作家。他主持過許多文化項目,而且筆耕不輟,取得了累累碩果。他勤于學習也善于學習;敢想敢干也會想會干。新近出版的《在黃河金三角朝圣》一書,正體現了他的這些特點。這本書煌煌一冊,三十萬言,圖文并茂,基本囊括了以運城為中心的黃河金三角地區歷史人文的精粹,囊括了中華歷史文化殿堂中重要的先圣先賢,是一本宣傳運城、宣傳金三角的好書。
《在黃河金三角朝圣》一書特色鮮明,尤其是策劃創意,令人耳目一新。一是翻新舊典,用“朝圣”為號召,“選圣”“述圣”為綱目,遴選出中華民族歷史上56位頂級名人,逐一介紹他們在各個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表達了對先哲的頂禮膜拜,透射出一種歷史的凝聚力。二是打出了“金三角”的牌子,把地域由運城一地擴展到三省四市、大河兩岸。三是不拘一格使用材料。除了引用新聞報道、歷史文獻、考古新材料外,還將大量口頭傳說資料以及民間學人的研究成果納入其中,使得書的內容更加豐富、鮮活、有生氣。
●鹽湖區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趙瞻國:
《在黃河金三角朝圣》是歷史文化著述的一個新體例。本書記述了河東56位先賢,再加上首篇西侯度人,這些人物的評述推介寫法,大致分作三塊。綜合來看,“朝圣要聞”反映當今社會的認知及影響,體現公信度;“朝圣最說”是作者的觀點與評價,為著述主體;“朝圣研學”展示相關信息,呈現開放包容與爭鳴。這樣的邏輯結構,既有作者自己的觀點和著述的內容,又有社會各界的動態及相關鏈接,較好地體現出公平、公開、公正、透明與理性,不回避分歧與爭議,也可看出作者的寬廣胸襟和求真務實的學風。
●運城市地方志辦原主任景惠西:
《在黃河金三角朝圣》一書,涵載了35章厚積薄發、代表黃河金三角地域文化和文明的地標性文化。審視這些書中被稱之為圣世、圣史、圣章、圣典、圣物、圣地的濫觴文化,我們不能不為在黃河金三角世代生息、開拓、拼搏、創造的先賢所折服;也不能不由衷地為黃河金三角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輩出的賢人們深感榮幸、驕傲與自豪!作者以歷史擔當、文化盡責、不辱使命的精神,將彰顯黃河金三角“中華之祖、文明之源、華夏之根”的各類圣像文化,像歐洲圣彼得廣場的群雕一樣,呈現在大眾面前,這無疑為讀者奉獻了一份豐厚的文化大餐。
●運城市作協主席李云峰:
這部書的結構體例是比較新穎的,既有豐富的活態信息,證明這些傳統文化精粹,仍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繼承傳揚,也有比較系統的相關文史知識人物故事記述,還有當下與之相關的研究成果。作者介紹、解讀的立足點,跳出狹義的運城所在的古河東范圍,立足晉陜豫金三角乃至全國這一宏闊的視域,通過歷史史料的比照、當代文化的互動,從活態的文化傳承與發揚當中,梳理尋訪出先賢往圣曾經傳播中華文化、豐贍中華文明的不絕脈絡,關照、審視、認知歷史文獻記載的相關人物故事、歷史事件,以及發生這一切的古跡所在,做出合乎情理的研判。這是對相當長一個時期以來,出現的一種狹隘地方文化溢美傾向的矯正。作者通過實地考察、獨立思考后的辨析心得篇章,或許其中許多見解與觀點,還有值得商榷的空間余地,但這恰恰就是這本書的文化價值所在。
●運城市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協會主席王振川:
《在黃河金三角朝圣》一書,重點介紹了河東文化各方面的精華,涵蓋面很廣,內容很全面。而且,為了和“朝圣”一詞對應,書中對各個文化點的概括,大都和“圣”字有關。相信通過這本書,全國各地的文化專家和從事研學旅游的朋友,能夠充分認識河東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重要地位,激發他們尋根問祖、文化朝圣的熱情,促進運城文化旅游事業全面發展。
在此也提一點小建議。既然書名為《在黃河金三角朝圣》,可積極聯系三門峽、渭南、臨汾的宣傳部門和文化專家,撰寫此書的相關分卷,最后做成一套叢書,這樣才能更全面地介紹黃河金三角地區的輝煌文化。
●運城學院外語系教授秦建華:
作者一向對河東文化情有獨鐘,近日推出的《在黃河金三角朝圣》,堪謂他年屆六旬的巔峰之作。綜而觀之,我認為本書的特色可概略為三個字,即巧、新、雅。所謂“巧”,是說本書構思巧妙、匠心獨運。它以黃河金三角為軸心,以歷史文化人物為線索,分“朝圣要聞”“朝圣最說”“朝圣研學”三個板塊。唯巧方為上,唯上方可取。巧者善哉!所謂“新”,是說本書內容新穎、資料充實,為讀者打開一扇獲取新知的窗口。唯新方有趣,有趣方耐讀。新者善哉!所謂“雅”,是說該書設計雅致、裝幀精美,讓人眼前一亮,不忍釋卷。唯雅方可愛,唯愛方珍貴。雅者善哉!建議宣傳和文旅部門加強對這本書的推介,讓更多讀者分享這一文化成果。
●運城市人大二級巡視員樊朝陽:
《在黃河金三角朝圣》一書,具有鮮明的特色。第一是它的可讀性。本書圖文并茂,大量選用了歷史圖片、文物照片、景點景區照片和繪畫照片,并且將文史、文物、文旅結合在一起,在讀圖時代,一定會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第二是它的開放性。作者視野開闊,從運城擴大到黃河金三角地區是一種進步,從黃河金三角地區擴大到相關的省市區,又是一種進步。第三是它的資料性。作者寫了每一位圣人的簡歷簡況、作為貢獻、文化代表和思想核心,對每一位圣人進行研究,還寫出一些問題的不同說法、存疑的地方,又通過旁征博引,寫出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以便于進一步研究。
●運城市博物館館長周文全:
本書素材取自于作者“行萬里路”的文化采風。不難發現,作者“放達的腳步”散落于晉陜豫黃河金三角三省四市23縣(市、區),河南溫縣、陜西藍田以及黃陵、甘肅天水、四川都江堰的山山水水。本書內容剪裁于作者“讀萬卷書”的知識積累。從《逸周書》《呂氏春秋》《韓非子》《太平御覽》《太平寰宇廣記》《山西通志》的史料引用,再到對當今專家學者研究成果、考古發掘資料的信手拈來,作者涉獵廣博、思忖精奇。本書洋洋灑灑30萬字,蘊含的是作者對黃河金三角一方鄉土的深沉熱愛。作者用有溫度的筆,寫出了濃濃的“鄉土情”,寫出了動人的“泥土味”。
●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勝濤:
黃河金三角集聚了太多華夏民族文化符號,更誕生了數以千計的英雄豪杰、文臣武將。但是從古至今,散落在這個區域的文化,由于地域文化的割裂不成體系,《在黃河金三角朝圣》這本書就填補了這一空白,十分及時和必要。這本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有理有據,全面總結了誕生于這塊熱土地或者與這塊熱土地有緣的圣人。這本書是至今為止記錄黃河金三角區域知名人士最全面、最權威、最系統、最引人的一本資料大全,是一本很好的鄉土教科書。繼承其傳統,弘揚其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有了這本書,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就把握住了黃河金三角歷史文化脈搏,就能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經濟建設。
●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趙波:
作者是一位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對地方文化有很深造詣的專家。不難看出,他對黃河金三角這塊土地和河東大地的熱愛之情。他的鄉思、鄉情、鄉愁和心血,都包含在這本書里。我對這本書的基本看法是:圣人之根、靈秀之源、文化之基、精神之本。這本具有厚重歷史感的書,可以說是一本用文字表述的黃河金三角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圣人文化博物館;是一部黃河金三角的歷史文化字典、文化寶典;更是一篇為黃河金三角文旅融合、文物開發、保護、利用,提供理論依據的大文章,或者說是系統工程;還是黃河金三角圣人歷史文化濃縮和展示的大平臺。
●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文旅部部長景永勝:
《在黃河金三角朝圣》這本書告訴我們:黃河金三角是華夏文明的開化寶地,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圣地,是華夏文明的文化發展高地,是華夏文明守護者的誕生之地。五千年來,一代又一代圣賢守望文明、助推文明。風后做指南車,幫助黃帝一統江湖;傅說版筑,締造武丁中興;千古商鞅,奠定強秦一統天下基石;傳奇張儀,舌抵千軍萬馬;武圣關羽,儒家精神的化身。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文明,擎起了華夏一片天。《在黃河金三角朝圣》,讓我們學會思考,給我們人生啟示,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好書。
●古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李軍:
讀《在黃河金三角朝圣》,讓人心靈滌純,情追曠遠;穿越時空,對話圣賢。該書的新體例、新思路、新格局、新面貌,令人驚詫、贊嘆。作者是“圣”文化的研究者、崇奉者,又是諸多“朝圣”活動的參與者、踐行者,甚至有些是發起者、組織者。他的足跡所到之處,除了“朝圣”拜謁,更多的是在“圣地”交流,所以,他對有關“圣人”資料的爬梳剔抉、悉心整理,往往與實地考察相結合;他對圣人的崇拜,基于追本溯源,以確鑿的史料為鑒,務求翔實、可靠,其嚴謹治學的精神于此可見一斑。
●原河東大學副教授楊方崗:
《在黃河金三角朝圣》有八大特點:角度新穎,構思精妙;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內容豐贍,可讀性強;圖文并茂,美觀大氣;夾敘夾議,筆墨干練;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古今結合,中西相系;廣采博納,涵蓋廣渺。此外,書中講到關漢卿是東方莎士比亞,我有一個想法,再版時,可以把聞喜宰相村裴柏村納入。最后附詩一首,預祝新作新書發布會圓滿成功!《藏頭詩》:在下平生為教員,黃土地上育英賢。河水后浪推前浪,金聲玉振出新篇。三門臨汾和渭南,角繞運城一脈連。朝代更替滄桑變,圣哲績勛萬古傳。
記者 賀雪梅 整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