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fā)布者:時間:2020-05-15
記者 李宏偉 通訊員 李 軍 張 曉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年來,市教育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關于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強化隊伍建設、實踐活動、家校社聯合,以中小學校為主陣地,全市“一盤棋”統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2017年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中榮獲第一,2018年在全省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榮獲第一,為我市榮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小課堂”緊扣大時代
理直氣壯上好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上好思政課是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為“教會學生做人”,市教育局制訂《進一步落實中小學德育課實施方案》,根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制定各學段的教育目標和內容體系,嚴格執(zhí)行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入開展“學習新思想、爭做接班人”“核心價值觀進校園““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致敬國旗國歌”等系列活動,廣泛開展“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等系列道德實踐和公益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參觀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烈士紀念館等德育教育基地,以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形式,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愛黨愛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以優(yōu)秀傳統文化浸潤心靈
留住美麗鄉(xiāng)愁
今年清明節(jié),萬榮縣萬泉聯區(qū)全體師生通過網絡形式開展“懷先烈、寄哀思”系列主題活動。通過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網上班會課”活動,“以手繪英雄、向逆行者致敬”為主題的繪畫、手抄報等活動,觀紅色電影,閱讀革命歷史書籍,講英雄的故事或寫清明小詩等活動,讓孩子們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做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近年來,市教育局以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jié)日為重點,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教育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寫春聯、中秋話團圓等文化活動,引導青少年進一步了解傳統節(jié)日、認同傳統節(jié)日、喜愛傳統節(jié)日、過好傳統節(jié)日。1083所中小學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活動;舉辦經典誦讀活動1597場;成立藝術教育社團2224個,各校每年舉行一次校園文化節(jié);成立書法社團588個,54142名學生參加,組織1027場書法展示;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180場、戲劇知識講座190場。全市學校藝術工作獲省級以上獎項137個,12所學校申報國家級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持續(xù)推進德孝文化進校園
以德樹人成為最強音
鹽湖區(qū)舜帝復旦小學自建校以來,積極實施“德孝文化進校園”工程,學校傳承舜帝的敬老美德,依托豐富的教育資源,從校園文化布局到“六個一”德孝教育系列活動,處處洋溢著德孝文化的濃郁氣息,讓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該校歷經十多年的積淀發(fā)展,已經形成了“德孝育人”的辦學特色,讓德孝文化之花開滿校園。
近年來,我市教育系統積極持續(xù)推進德孝文化進校園,讓以德樹人成為教學育人的最強音。我市各級各類學校將德孝文化融入校園環(huán)境建設,設置“德孝文化墻”“德孝文化走廊”“班級道德角”“孝道宣誓廳”,構建德孝文化立體空間,打造潤物無聲的德孝文化環(huán)境。完善德孝教育課程,編寫《德孝文化讀本》推進德孝教育課程化、校本化,構建引領成長的校本課程文化。組織師生學習德孝格言、德孝故事,開展講德孝故事、唱德孝歌曲、演德孝劇目,征集“好家訓、好家風”征文453篇,使德孝教育落地生根。鹽湖區(qū)選送的案例《春風化雨的德孝教育》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優(yōu)秀案例,北城初中的德育創(chuàng)新實踐被《山西教育》雜志報道。
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方興未艾
文明之花開遍河東
文明創(chuàng)建,旨在踐行。文明校園建設是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重要的一環(huán)。近年來,運城市海倉學校充分利用學校文化陣地,在操場、樓道、教室的宣傳版面上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爭做海倉文明少年”主題活動,發(fā)放“致家長的一封信”以及借助微信群媒體等形式積極營造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氛圍,實行“文明城市、和諧校園”創(chuàng)建監(jiān)督制度。全體師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著力點,以基本文明行為為抓手,進一步引導小學生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guī)范,做好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宣傳者、實踐者、監(jiān)督者和志愿者。師生積極行動,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投身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活動,齊心協力營造美麗整潔校園,攜手共建文明和諧城市。去年,運城市海倉學校榮獲“山西省文明校園”光榮稱號。
去年以來,市教育局在全市1000余所中小學校開展“爭創(chuàng)文明校園、文明班級,爭做文明學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動,強化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文明禮儀教育,構建和諧文明校園。評選國家級文明校園1個、國家級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先進學校4個、省級文明校園46個、市級文明校園64個、縣級文明校園120個。海倉學校的《自主管理創(chuàng)特色、養(yǎng)成教育開新篇》榮獲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
弘揚勞動精神、科研精神
讓實踐引領孩子們成長
在今年停課不停學期間,魏風小學后稷校區(qū)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方式,通過線上勞動教育“五步法”,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們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還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讓“小神獸”們在防疫期間,除上網課以外,消耗部分充足的精力和時間。生動有趣的勞動“魔法盒”一打開就受到后稷孩子們的歡迎。
像魏風小學后稷校區(qū)一樣,我市許多學校同樣將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相結合,廣泛組織學生開展校內、校外勞動,教育引導中小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如鹽湖區(qū)舜帝復旦示范小學在學校開墾5畝地,實驗小學五洲觀瀾校區(qū)開辟“責任田”,市實驗中學成立“少年農學院”,組織學生參與農作物松土、摘牙、架苗、澆水、采摘等活動。
以英雄航天員景海鵬為楷模,全市成立校級航模團80余個,組織開展“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激發(fā)廣大青少年“熱愛科學,科教興國”,彰顯我市航天文化教育特色。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
近段時間以來,市實驗中學開通空中心理課堂,引導全校的家長朋友們就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建立起融洽的親子關系等進行了網上視頻交流,及時解決家長和學生的心理問題,讓學生、家長心里敞亮起來。通過空中心理課堂,架起了親子關系的橋梁。
市教育局制定《運城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規(guī)劃(2019—2021)》,引入社會力量,加強中小學心理教師配備和培訓力度,加大心理輔導室建設力度,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法和途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活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幫助學生特別是參加中高考學生“健康心靈,幸福成長”。
為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我市通過多種方式、各種活動,注重實踐,重在引導,積極踐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幫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紐扣,為廣大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成長學習氛圍,保障孩子們在快樂中健康成長,在成長中茁壯長大,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材!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