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小針線縫織大產業

——省級非遺傳承人唐海卜的奮斗故事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5-12

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曹 飛

提及“唐大媽布藝”,芮城當地幾乎是人人皆知。唐海卜,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憑借農家人淳樸善良的勞動本色、銳意進取的頑強毅力和學以致用的創新精神,把芮城本土布藝文化打造成為2016年度山西省非遺文化,也將“唐大媽”這一誠實守信金字招牌撂響古魏大地。

今年77歲的唐海卜耳不聾眼不花,腿腳利索,思維敏捷,談起布藝加工制作滔滔不絕,提及個人創業奮斗史口角生風。說話間,只見她手中的活兒還不耽誤,飛針走線納得有條不紊。

唐海卜祖籍河南洛陽,自幼隨家人逃荒至河對岸的芮城縣,落戶在南磑鎮新南張村,家中兄妹8人,生活十分貧寒。她小學未畢業便輟學回家,12歲開始和母親學做針線活,14歲加入共青團,20歲擔任村生產隊事務長。改革開放后,她“巾幗不讓須眉”,承包了40畝地,年年當模范、拿獎狀。1983年,她進軍縣城,重操裁縫舊業,以精湛的技藝和熱情周到的服務,迅速贏得市場同行及客戶的一致好評。

2013年,芮城縣書畫街落成。為助推當地經濟發展,芮城縣委、縣政府對全縣商戶免除3年房租。唐海卜抓住時機,順勢而為,租賃了面積達200平方米的4間商鋪,注冊成立“唐大媽嬰幼兒服飾研究所”。在芮城縣婦聯的支持鼓勵下,她又在2016年拓寬經營范圍,在單一的嬰幼兒被褥、服飾加工銷售基礎上,增加了技能培訓業務,兼顧香囊品種開發及制作技術指導等。

在服裝被褥加工方面,唐海卜嚴把三道關口。首先是布料,在制作嬰幼兒貼身衣物和鋪蓋被褥時,她嚴格挑選透氣性好、保溫吸汗的棉紗作為最外層布料。其次是棉花,挑選以品質最優的新疆棉為內襯。再次是做工精細,經她手工縫出的針腳密實均勻,幾乎挑不出瑕疵。唐海卜還有個絕活兒,就是做衣裳不用尺量用手卡,做出的衣物合身舒適,分厘不差。

閑不住的唐海卜在縫制服裝期間,憑借40余年的做工經驗,充分利用所學特長,將剩余布料加工為香囊,端午前后在街邊擺攤售賣。她在繼承制作傳統香囊的同時又不拘于傳統,大膽進行創新,先后創作出十余種藝術品——“心心相印”“金元寶”和錢袋掛件等。2012年,她在去西安購貨的途中,到華陰市了解了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故事,回來后便琢磨探索將香囊做成“寶蓮燈”樣式,隨后又將做好的香囊拉到華陰售賣,兩天時間就迅速售罄,并在當地拿到了一批訂單。2016年,她制作的香囊有了新名字——“祥包”,并成功獲評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唐海卜說,每年經她手加工售出的各類被褥服飾有千余件,“祥包”大約有2萬個,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等國內各大城市,國外遠銷至日本、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產品根本不愁銷路,甚至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但是有名氣、有品牌、有市場,就是沒有足夠多的加工制作人手。為趕制訂單,今年3月,在疫情防控等級降為三級響應后,唐海卜還獨自專程去了一趟西安進貨。

“布藝加工不需要多大體力,只要手工利索,坐在家里就能把活干了,把錢掙了。”唐海卜告訴記者,為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至今,她在芮城縣婦聯的協助下,已經先后組織培訓了布藝加工學員460余名。在指導教學過程中,她優先安排照顧貧困戶和殘疾學員。“現在研究所共有成員36人,都是附近村子里的留守婦女。有些成員因身體原因行動不方便,為了能照顧她們,我平時上門負責兩件事,一是送服飾加工原材料,二是取成品時嚴把質量關。她們只需要待在家里利用農閑時節趕制訂單,一年能收入1.5萬元左右。通過所學技能賺了錢,他們高興,我也高興。”

2019年,唐海卜入選《山西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成為一名省級非遺傳承人。

奮斗者永遠是年輕。唐海卜說,趁著自己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都還可以,想把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盡最大能力培訓更多學員,在引領群眾共同增收致富的同時,把芮城本土非遺文化發揚光大,將芮城布藝加工品牌進一步打響。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