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付 炎時間:2020-04-04
幸福生活,絕不只是衣食住行的簡單滿足,還要有綠色和諧、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來滋養。近年來,我市國土綠化工程深入推進,亮點迭出。共建綠色生態,共享綠色福祉,正在由全市人民思想上的共識化作大干快干的扎實行動。
成立于2019年9月的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是國土綠化戰場的一員“新兵”,但“新兵”也能打“硬仗”。
“今年是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關鍵之年。我們緊緊扭住項目建設這個龍頭,扎實推進一系列國土綠化項目,不斷拓展綠色空間,持續增加綠色含量,讓綠色成為運城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生動底色。”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主任王功成說。
“創森”是綱,繪就森林運城新藍圖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更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與高質量發展2020年專項行動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主力軍”,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著眼森林網絡構建、森林健康培育、生態福利提升、生態文化拓展、組織管理完善等五方面,圍繞短板謀篇布局,在補短板上下功夫,在精品循環圈上求突破。
該中心先后制訂了2020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行動方案,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并提出全市國土綠化每年造林20萬畝、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700畝、新建和提升77個鄉鎮休閑公園和1700個村莊小游園、增加城區綠地面積5000畝、增加城區公園綠地面積8000畝等一系列目標,繪就了生態運城的新藍圖。
既要在大地植綠,也要在心中“播”綠。去年以來,為了宣傳生態文化,弘揚生態文明,引導社會公眾崇尚自然、敬重生態、珍愛古樹名木資源,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啟動了“運城十大樹王”評選活動,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連續刊登展示,提高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公眾知曉度,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項目為王,構建國土綠化大格局
國土綠化,項目是“硬支撐”。
去年11月,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在成立兩個月之后就開始著手謀劃2020年綠化項目。今年春節前,又在提前謀劃的項目基礎上進行了項目整合,落實了九大類106個項目,項目資金接近10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也讓綠化項目實施受到一定影響。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關鍵時刻,該中心按照各級黨委、政府安排部署,率先實現復工,全面啟動實施綠化項目。從2月25日開始,該中心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綠化,安排相關技術人員開展服務綠化項目下基層活動,圍繞“創森”推進國土綠化進度和質量的提升,全力推進項目實施。
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實綠化項目資金達13億元之多,完成國土綠化面積13.9萬畝,發展柿子、花椒、皂莢等特色經濟林6000余畝,完成通道綠化和提檔升級245公里,完成呂梁山、汾河灘生態修復5000畝,完成園林村莊和森林村莊綠化97個、特色小鎮創新綠化1個、道路林網創新綠化1處、城郊綠地公園綠化1處。預計到4月底春季造林結束時,全市綠化項目將完成全年任務的80%以上。
此外,該中心還借鑒湖北、河南等地做法,提出了建設國家儲備林的設想,編制出《運城市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啟動方案》,規劃國土綠化面積30萬畝、投資規模20億元以上的特大型項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關注與支持。
在國土綠化的關鍵期,為提升運城繞城高速綠化和南山生態治理水平,該中心起草了《運城繞城高速綠化和南山生態綠化升級實施意見》,規劃了南山山體斷面修復、解州隧道入口周邊荒山綠化、長江府樞紐—解州段插綠增景、高速互通和路段綠化升級四大工程,將對進一步提升繞城高速周邊的綠化、彩化、凈化,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提高綠化景觀效果起到促進作用。
強力推進,擘畫生態河東好風光
河東綻新綠,萬物正生發。疫情漸退之際,通過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前期對綠化項目的科學謀劃和分解落實,全市各縣(市、區)一大批國土綠化工程項目也相繼啟動實施。
聞喜縣啟動涑水河流域綠色生態長廊、全國最大的新型良種杜仲基地建設和中條山前沿鳴條崗經濟帶、稷王山前沿峨嵋嶺經濟帶三大國土綠化行動,實施美麗縣城、涑水河景觀帶、中條山經濟帶、峨嵋嶺經濟林帶、荒山綠化和園林村建設、道路綠化提檔升級工程六大工程,國土綠化工作有序推進。稷山縣全力打造汾河國家濕地公園和國家板棗公園兩個國字號品牌公園,咬住呂梁山和汾河兩岸荒山荒坡綠化不放松,圍繞呂梁山荒山綠化、搬遷區綠化、柳溝坡兩側綠化、清河口兩側綠化、馬家巷綠化等一系列工程,完成國土綠化兩萬多畝。芮城縣的理想信念路、高速路、沿黃路通道綠化,向荒山延伸、向景觀化邁進,總體水平有了較大提升。永濟市在千畝荒灘生態修復、中條山荒山綠化、村莊綠化、虞鄉古橡樹公園及柿子、花椒產業基地上下功夫,標準超前、規模宏大。河津市緊緊抓住節點提升、呂梁山生態修復、通道兩側荒山綠化、濕地生態修復等重點工作,國土綠化實現新的突破。臨猗縣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要求,在沿黃荒溝做文章,利用合作造林新模式,綠化面積完成了7000余畝……
春暖百花開,中條山下、峨嵋嶺上、黃河岸畔……處處掀起植樹播綠的高潮。河東大地,因山而俊,因水而秀,也必將因綠而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