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0-03-19
核心導讀
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商鋪相繼開業,外來人員增多、人員流動量猛增,鹽湖區北城辦葡萄園社區工作人員嚴把“入口關”,扎緊社區防控的“籬笆墻”,消除隱患、嚴堵漏洞,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無死角。

▲工作人員查看進出社區人員的健康碼 王棉 攝
精細化摸排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葡萄園社區迅速貫徹落實各級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積極落實防控責任,制訂工作方案,完善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包片到人,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接到北城街道黨工委北城辦事處的疫情防控命令后,葡萄園社區的娘子軍們,就一直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最前沿。
社區疫情防控的“主戰場”是大街小巷,摸清轄區返鄉人員底數,掌握武漢返運人員具體情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這是做好疫情防控的關鍵。
葡萄園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常住人口4231人,流動人口6300余人,無人管理的老舊小區17個,巷道134條,35個臨街出口,153家公寓樓,社區環境復雜、流動人口較多,摸排工作難度大。
為準確做好疫情摸排工作,春節期間,社區工作人員深入一線,不畏嚴寒,不懼風險,逐家排查核對居民信息,共排查10531人次,摸排返鄉人員1385人,武漢返回人員15人,全部登記造冊、責任到人。武漢返運人員均居家醫學隔離14天,實行“五包一”管理,社區工作人員實行24小時輪流值守,上門監測體溫,密切關注健康狀況。
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區黨支部書記兼社區主任衛艷秀組織居民建立微信群,在群里及時發布通知、了解居民身體健康狀況。社區工作人員包片到戶,一天兩次問詢,多次溝通,及時掌握居民每天的健康狀況。
隨著復工企業、商鋪的增多,衛艷秀和同事們每天不定時巡邏,詢問商戶的身體狀況,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對轄區內復工復產企業、商鋪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社區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對居家隔離人員監測體溫 王棉 攝
嚴格化把控
為了遏制疫情蔓延,嚴把“入口關”,切實把“外放輸入,內防擴散”落實到位,衛艷秀帶領社區干部在社區入口設立卡點,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境外及港澳臺和外省返運人員,居民憑出入證進出,外來人員不允許進入社區。查看出入證、測量進出人員體溫、對過往車輛消毒,堅決做到不漏一人,全面做好社區防控工作。
“您好,請您出示一下出入證。”“最近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期,出門一定要戴口罩。”……這樣的話,社區干部張小燕每天要重復無數次。面對居民的不理解,她要耐心解釋和勸說,聲音嘶啞了,眼睛熬紅了,但她依然堅持在防控最前沿。張小燕的孩子今年面臨高考,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任務重,她無暇照顧面臨高考的孩子,經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經睡了,清晨上班時孩子還沒起床。從疫情防控的第一天開始,她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在守好社區疫情防控一線的同時,社區工作人員化身為采購員,為小區居民提供各種生活服務,給社區居家醫學觀察的人員提供生活上的幫助,用心用情去服務居民,共同守好社區的大門。
服務好復工復產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社區人員流動量猛增,大數據反饋信息也每日劇增,為了摸清反饋人員詳細信息,社區干部陳田媛每天要認真核查進出社區的商戶和居民反饋信息,逐個回訪上報,做到記錄準確,心中有數。
當社區一名返鄉人員出現發熱現象后,社區干部立即報告北城辦事處疫情防控領導組,第一時間趕往該名人員家中,了解病情詢問情況,幫助居民做好居家醫學觀察準備和其他工作。隨后,緊密聯系跟蹤,做好后續病情的監測、信息及時報送等工作,幫助該居民做好居家醫學觀察的疫情防控。
“在接下來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嚴格管控外來人員,真正扎緊社區防控的‘籬笆墻’,消除隱患、堵住漏洞,確保防疫工作無死角。同時號召居民做好自我防護,要求外來人員及時報備信息,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群防群控,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工作與經濟社會的發展。”衛艷秀說。 (記者 王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