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3-17
□記者 樊朋展 李政奇 通訊員 楊占虎
近段時間以來,鹽湖區人民法院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防控期間的各項訴訟服務工作,切實維護好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按照省、市上級法院的有關要求,該院及時出臺相關通知、公告,依托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靈活運用互聯網開展立案、庭審、調解、執行等工作,堅持疫情防控與審判工作兩不誤,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多措并舉 保障訴訟服務有效運行
“您好,這里是鹽湖區人民法院,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
“我需要立案?!?/p>
“您好,您可以通過網上立案、郵寄立案或在線申請調解。如果是民事案件,您可以登陸山西訴訟服務網,點擊網上立案,填寫相關材料,提交申請,我們審查后與您聯系。如果是申請執行、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您可以通過郵寄方式,郵寄到立案庭。如果訴訟標的小,法律關系簡單,您可以通過微信搜索‘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申請調解,足不出戶,便可享受訴訟服務?!绷竿ト藛T實時接聽電話,提供立案咨詢和訴訟指導。
近段時間,立案庭工作人員積極引導、協助群眾通過網上立案平臺在線辦理立案手續或申請線上調解,通過“網上辦”“線上辦”等“零接觸”調解方式化解矛盾糾紛。
疫情面前,責任在肩,疫情防控,擔當作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鹽湖區人民法院全面推行網上立案、郵寄立案,在線調解等訴訟活動,提供更加多元、高效、便捷的訴訟服務,有效避免人員聚集引發的疫情擴散風險,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廣大群眾提供司法保障。同時,該院加強網上立案的審查力度,及時與訴訟參與人溝通,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訴訟權益,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
“云上法官” 遠程視頻調解化解糾紛
2月28日,鹽湖區法院在線調解工作室進行一起線上調解,調解員通過人民調解平臺,連線原告、被告進行微信視頻調解,梳理案件基本情況,與原、被告講法理、說情理,順利化解一場糾紛,雙方達成調解。
疫情期間,鹽湖區法院通過多渠道、多平臺,深化在線調解,用電話、微信等方式,與當事人溝通、交流,運用人民法院在線調解平臺,開展線上遠程視頻調解,并高效、快速、及時幫助當事人化解矛盾糾紛,減少群眾訴累。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該院涌現了一批優秀的“云上法官”。民事團隊30余名民事法官服從院黨組安排、迎難而上,率先嘗試運用“互聯網法庭”進行遠程開庭,積極反饋技術問題,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審判工作“不缺位”,讓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在特殊時期也能得到保障,為該院“互聯網法庭”審判工作的良性運轉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網上開庭 刑事審判不打烊
3月5日至6日,鹽湖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團隊通過遠程視頻開庭審理方式,連續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衛某峰詐騙案,被告人姜某珅盜竊案,被告人楊某、張某強盜竊案,被告人郭某盜竊案;被告人崔某峰盜竊案,被告人孫某新、程某勤、李某平盜竊案,被告人蘇某飛盜竊案共計7案10人。因涉及個人隱私,依法不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孔某林搶劫、強奸案;被告人李某志組織賣淫案共計2案2人,并當庭宣判6案6人。
庭審前,法庭進行了消毒,并采取對所有參加人員測體溫、信息登記、佩戴口罩等一系列嚴密的疫情防控措施。
這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刑事審判團隊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設和成果應用,運用遠程視頻開庭審理刑事案件的首次嘗試。多方協調溝通后,看守所干警提押被告人到看守所內設法庭,在技術人員的全力保障下,讓法官、檢察官、被告人、辯護人在線上實現“隔空對話”,所有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庭前告知旁聽人員無需到庭旁聽,均可通過中國庭審直播網觀看庭審直播。
此次刑事案件遠程開庭審理的成功嘗試,不僅降低了安全風險,還突破了傳統庭審的空間限制,節約了司法資源,提高了審判效率,做到了疫情防控和依法辦案兩不誤,為鹽湖法院今后刑事案件遠程庭審常態化打下了基礎。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刑事審判團隊根據院黨組的安排部署,在狠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對刑事案件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扎實推進審判工作。對被告人在押案件,積極與看守所協調溝通,委托看守所代辦送達、換押等手續,確??词厮谘喝藛T與所外人員“零接觸”及刑事訴訟工作正常進展,利用遠程視頻開庭方式可以審理的在押人員案件,及時開庭審理。對涉黑涉惡案件,認真做好閱卷等審理前的準備工作,需要對事實補強證據、查證落實涉案財產權屬的,利用疫情防控時間加快進行,保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松懈、不松氣。對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在保證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依法開庭審理、宣判。
疫情期間 執行依然在路上
在疫情防控期間,鹽湖法院執行干警在投身于疫情阻擊戰的同時,執行工作不停歇,多平臺發布敦促公告,積極利用網絡查控、查詢、凍結、扣劃各類案件670件,執行回案款150余萬元,掛網拍賣15案,共執結案件23件。
當前,鹽湖區人民法院各業務庭室工作已逐漸步入正軌,該院在常規工作的基礎上,充分探索線上辦公新模式,通過建設智慧法院,為人民群眾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