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用“心”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3-13

記者 李宏偉 通訊員 張 曉 賀 偉

特殊時期,家長和學生如何應對延期開學;如何緩解疫情帶來的焦慮;如何調節家庭關系;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以及孩子如何健康成長等等,隨著假期的進一步延長,這些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為幫助家長學生消除在疫情防控期間出現的恐慌、焦慮、壓抑等情緒,市教育局抽調41名心理老師組建“運城市教育系統防疫心理服務工作組”,同時成立“防疫心理服務工作督導組”,指導防疫期間全市教育系統的心理服務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對家長和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疏導情緒、增強信心,進一步提高自我保護和自我防護意識,加強自我監測,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耐心聆聽 紓解情緒

在漫長的疫情假期里,孩子們居家學習成了常態,家成了孩子們學習生活的固定場所,這樣久而久之,密閉的環境給孩子們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焦慮,許多孩子希望得到心理疏導和壓力釋放。連日來,我市教育系統防疫心理服務工作組的老師們不辭辛苦,不厭其煩,接聽電話咨詢,耐心給孩子們疏導心理,講解道理,并精心設計心理課程,用涓涓細流般的語言,給孩子的心靈帶來撫慰,讓他們在每天的居家學習中能夠有熱情、有毅力、有信心地繼續下去。

鹽湖區心理教師郭艷平開展的“疫情下網絡平臺心理輔導”深受家長和學生的好評;河津市教科局心理教師侯會廷的防疫電視直播講座已經進行了多期,受到社會的關注;萬榮縣城鎮中學教師孫可華疫情期間精心準備的九年級網課《宅人不宅心 抗疫不抗情》受到孩子們的好評;新絳縣教科局心理教師衛春娟的網課《應對疫情 穩定情緒》給學生帶來信心;市逸夫小學王曉霞老師的《安心度過特殊的疫情假期》給孩子們帶來心理上的安撫;運城中學心理教師李亞君積極開展防疫心理熱線和網絡心理輔導,為孩子們的心理情緒具體支招,幫助孩子們擺脫煩惱,輕松上課……正是這些奮戰在心理教學輔導一線的老師們,他們耐心聆聽孩子們的心聲,用春風化雨般的語言紓解孩子們的情緒,幫助更多的學子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能夠堅持下來,繼續學習。

王穎作為工作組的一員,已從業4年多,現擔任鹽化中學心理教師,她坦言開始接受心理咨詢時,家長的恐慌、焦慮、壓抑情況比較多,但情況還算樂觀。

從心理咨詢求助數量的變化和咨詢情況來看,王穎認為,心理問題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從武漢封城開始的14天;第二階段為封城14天后人們居家隔離、學生在線學習以及部分工作人員復工的時間;第三階段為開學復工以后。第一階段,直接與疫情相關的心理求助者較多,如擔心自己被感染而過度焦慮和擔心,表現為重復行為,囤積食物和藥等;反復查看疫情變化而出現心慌、睡眠問題等情況;因疫情出現而表現的一些情緒等;認知反應減緩,動作遲鈍,懶言懶語等。王穎告訴記者,對任何人來說,無論出現哪種情緒反應,都是很自然的,正常的。

不少撥打心理熱線的家長,更多的是想有個傾訴溝通的機會。“我們要做的就是滿懷熱情,細心聆聽,給出緩解情緒的方法。”王穎說。

細心呵護 提高效率

2月10日,運城市教育局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開始在線直播教學,這一時期,家長與學生主要咨詢的問題都是與學習有關,如中高考能否正常進行,為個人生涯發展表示迷茫和擔憂,無法安心學習的焦慮情緒導致學習效率低,又因效率低出現自責情緒,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家長普遍認為,在家學習的效率比較低,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工作組的老師們急家長所急,多次在線討論,制定了指導意見,通過微信等平臺發出,供家長和學生們參考學習。

一是要提高意識,合理安排學習與生活。根據學校在線課程安排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通過設定“上課鈴”和“下課鈴”、換上校服等方式找到課堂上課學習的感覺,尋找學習伙伴,共同學習,互相督促,一起進步。二是提高自我管控力。在線課程學習暴露了很多學生的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容易走神等問題,恰好可以利用這個假期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并借機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三是家長們要為孩子建立好家庭后盾。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硬件問題,和孩子多溝通學習情況,鼓勵孩子多與老師溝通答疑。四是每天固定開展室內鍛煉活動,進行恰當的體育運動。五是畢業班學生及藝考生要做到保持良好心態,即時調整自己原有的備考計劃,按時完成學校學業任務。大考即將來臨,可通過自行安排學習小測驗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利用充足的假期時間查缺補漏,有條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在網絡學習中,學生在家學習老是想玩手機和游戲,該怎么辦?老師們建議,如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先把手機等電子產品放在較遠的地方,待完成學習任務后,再去取手機等電子產品。在開始學習之前,先在小紙條上列出要做的事,且注意盡量是小事、容易完成的事,然后開始做。做完后,再來看清單,做完一項,刪除一項,會有很大的成就感。青少年自我監督能力較弱,自我認知尚未發育成熟,這個時候可以借助父母這一外部力量,并且約定好:完成一個任務,可以看一會兒手機;或者到一個時間點,可以看一會兒手機;或者完成一個學科的作業,就休息一下,可以看一會兒手機。這種任務反饋會增強抵制手機的意志力。

精心謀劃 科學防護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控制,開學已提上日程,學校是人員密集的場所,如何做好防護,如何引導人們正確面對,出現疫情如何避免出現慌亂等等問題,都是大家非常擔心與關注的。

在開學后,從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角度出發,工作組老師們建議,學校應在開學前準備好開學后心理防護工作的物資需求、人員安排和心理健康普查和宣傳工作,為應對開學后可能出現的疫情心理健康問題做好準備。積極宣傳本校心理健康服務機制,做到全校師生人人知道可以尋求幫助以及獲得幫助的方式。關注師生心理健康發展,鼓勵遇到心理困惑的師生主動尋求幫助,讓全校師生了解到抵抗疫情不孤單,有支持,有方法,使得師生更安心和更有信心。加大學校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倡議人人做心理健康責任人,學校利用文字、音頻和視頻多種方式,通過官網、微信公眾平臺和班級群等在線為師生提供心理防護知識,持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心理熱線工作組共接到咨詢1000余次。面對疫情,不僅有白衣天使的守護,還有心理老師們的保駕護航。一份專注聆聽,一份默默守護,是增強免疫力的一劑藥,有了他們,戰勝疫情,指日可待。

“疫情考驗著我們的防控能力,同樣也考驗著我們的情緒和認知,抗擊疫情,除了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規定,做好日常防護,心理防護也很重要,開通心理熱線,是為了引導孩子與家長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疫情,為在線教學提供幫助,確保學生心理健康、安心學習,為孩子們即將開始的在校學習提供無縫銜接的心理引導,保障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學校教育中。”市教育局局長李明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