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梁冬時間:2020-03-12
“困難見真情,危機顯擔當。”疫魔肆虐,國難當頭,新絳縣新城社區荀子苑小區40多名黨員,以忘我的精神,積極投入到這場戰役中,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看到共產黨員和小區志愿者做的一件件感動人心的事,小區內的許多年輕人感受到了鼓舞和溫暖。
關鍵有擔當
荀子苑小區有480戶、1800多口人,盡管小區不大,但人員復雜,有一半來自農村和外來打工人員。
防疫開始后,進入小區的人員要求測量體溫,對許多人來說,這個工作是第一次干,不熟悉,難度又大,由誰來干呢?
正當大家發愁時,小區物業經理、黨員重點發展對象馬愛國堅定地說:“我來干!”
這一干,就是一個多月。期間,馬愛國很少回家,風里來,雨里去,風餐露宿,讓人看了都心疼。別人勸他回家看看家人,他說,“有事他們會打電話,大家都好了,我心里才安心”。
春暖花開,企業復工復產在即,馬愛國挨家挨戶上門,看有沒有在外打工的還在家。經過了解,發現還有十余人沒有復工,他就“一對一”地聯系,直到這些人全部復工。有人說:“你操那么多心干什么?”他說:“復工是國家的大事,我不能不管。”
“疫情催人急,家國是一體,共克時艱難,有事我來擔。”他舍小家為大家,用金子般的心贏得了廣大業主的稱贊。
危難見真情
防疫初期正是春節前后,人員流動大,有的是外出打工人員回家,有的是農村人員到小區過春節。一天,聽說有一個陌生人進了小區,小區人懷疑是從湖北來的,有一種歧視和懼怕感。
一聽說是湖北來的,小區保安隊長朱根栓便說:“武漢人更應該關注,他們有難,我們更要有真情。”說著,他便拿著測溫表,敲開那家門,一問才知道,消息子虛烏有。這時大家才放下心。
黨員段衛國是黨員隊伍中的一名志愿者,平時堅持義務不間斷值班。一天夜里,下起了雨,可他穿得單薄,到半夜已是零下5度,凍得他直打顫,同他一起值班的工作人員對他說,“你回去吧,小心感冒了”。段衛國說,“值班不能含糊,不出事還好,出了事就大了”。同伴感到段衛國有些為難,于是就打電話讓家里人給他拿了一件雨衣,給段衛國披上。
值守一線的還有70多歲的老黨員柳文利。雖然他家有一位93歲的老父親需要照顧,但疫情到來之時,他主動參與小區的防控,帶頭值班,排查外來人員。別人勸他休息,他總是說:“我是個黨員,這樣做我心里踏實。”
患難顯友情
大年初三夜里,正值疫情防控高危期,荀子苑五號樓自來水管道被凍破裂。疫情防控不可松,居民用水更要緊。
面對嚴峻形勢,人窩在家里,不能出門;到外面買配件,又不開門;就是找到門店,有沒有配件還是個問題,要是這一夜修不好損失就大了。大過年斷了水,人人急得團團轉。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此時,聞聽消息后,該縣云菊工藝品公司董事長許華杰,萬安鎮東榆村原黨支部書記張雪峰,共產黨員陳武德、馮春生等人一起趕了過來。許華杰駕車同張雪峰火速奔向侯馬,尋找施工專業人員。
大家齊心協力,參加管道搶修戰斗。經過幾個小時的全力搶救,到半夜時分接通了水管,保證了荀子苑居民的過節用水。
這就是荀子苑這群黨員的家國情懷。雖然都是平凡的人,但他們心中有大義、肩上有擔當,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