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0-03-04

▲菜農在采摘西紅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新絳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著力維持蔬菜生產運輸,確保群眾“菜籃子”不斷供。
隨著復工復產工作持續推進,新絳縣多個蔬菜批發市場陸續恢復營業,菜農賣菜更方便、蔬菜供應更充足,市場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的新鮮蔬菜,正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
疫情期間蔬菜生產運輸不斷檔
近年來,新絳縣委、縣政府支持發展設施蔬菜,形成了以三泉、北張、泉掌、古交為主的生產區,成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蔬菜銷售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還出口國外。全縣設施蔬菜年產值達17億元,種植蔬菜的收入占到全縣農民可支配收入的近5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新絳縣結合設施蔬菜生產特點,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設施蔬菜管理的適應技術,通過農技巡回指導,及時解決菜農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對蔬菜基地及運送農資、蔬菜的車輛嚴格消毒,確保蔬菜生產運輸不斷檔。
在新絳縣的許多蔬菜生產基地,都出現過縣委書記李玉林的身影,他經常不打招呼到菜農的大棚里,問急需、送技術、算收入。縣長解芳得知鵬翔農業生產的西紅柿、彩椒、黃瓜、甘藍等出口俄羅斯,親自護送車隊出發。
“疫情期間我們鼓勵蔬菜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積極與大型商超、連鎖企業對接,拓展網絡銷售,確保群眾‘菜籃子’不斷供。”新絳縣蔬菜中心主任王建元說。
復工之后蔬菜批發市場購銷旺
西曲村蔬菜批發市場是農業部定點市場,也是新絳縣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復工恢復經營后,往往天還沒亮,就已經有來自侯馬、霍州、鄉寧等地的大卡車前來拉貨,附近龍興、橫橋、古交的菜農也早早開著三輪車把自家產的蔬菜運到市場銷售,西葫蘆、茄子、西紅柿、黃瓜、韭菜等應有盡有。整個市場300個攤位,目前大部分已恢復經營,日均批發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125萬公斤。
南張村蔬菜批發市場以批發黃瓜為主,經營范圍覆蓋泉掌、北張、澤掌、三泉、古交等鄉鎮,還涉及稷山縣的不少村。該市場從2月23日恢復運營以來,平均每天的銷售量達1萬公斤。
“估計再過半個月,市場交易量基本能與往年持平,達到每天5萬公斤。”2月27日,南張村村委會主任吳小紅告訴筆者。正說著,北張鎮馬首官莊村菜農朱俊花開著三輪車,拉著200公斤黃瓜來到市場,馬上被菜販以每公斤7元的價格收購,口袋里裝著1400元高興地走了。
裴珍是王守村蔬菜批發市場最大的經營戶,他的攤位前堆滿了紅亮飽滿的西紅柿,有十多名工人在進行分揀、稱重和打包,一箱箱西紅柿被裝上大卡車。
裴珍介紹,這些西紅柿都是供應給大型超市的,質量要求非常高,現在交易量每天都在上漲,日均銷售1萬公斤。“市場正在迅速恢復,價格也不錯,預計全年收益基本不會受疫情影響”。 (衛世新 李玉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