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楊紅義 張曉麗時間:2020-01-10
既有著眼于拓展黨建內涵的黨建展廳、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又有著眼于群眾需求、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健身房、學生四點半學校、志愿者服務總站、職工之家、婦女之家……歲末年初,市區南風廣場東南側,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精彩亮相,以普惠性、獲得感為主旋律,奏響了全市文明城市創建為民惠民“春之聲”……
文明創建為了人民,文明創建依靠人民,文明創建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市于2018年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9年作為創建提升年,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重要而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各部門擔當盡責、同心同向,以滾石上山的精神,與廣大市民攜手共建、筑夢文明,實現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從城市建設到市民素質、硬件指標到軟件指標多方面的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明顯增強。
自上而下——干群齊上陣,繪就“同心圓”
2019年11月5日,由鹽湖區王范鄉黨委政府、工商、環保、食藥監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前往該鄉主街,每到一處,先給商戶們發放宣傳單,再耐心地講解占道經營給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和安全隱患,并幫助商戶將亂擺亂放物件進行清理。“我和鎮政府簽下了文明經營承諾書,以后要把商店門口打掃得干干凈凈,文明經營。”面對執法組的勸導,沿街商戶李東慶說。
“長期以來,店外經營、占道經營都是鄉上街道管理的頑疾之一,主次干道亂搭建、亂堆放、亂懸掛、亂張貼、亂停放等各種違規行為屢禁不止。”王范鄉黨委書記劉常勇說,“此次專項行動共檢查門前‘三包’商戶80余家,規范店外經營30余起,清理堆物堆料60余起,規范占道經營點位8處。”
鹽湖區上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的點位主要有個12個鄉鎮及綜合文化站,共包含305個行政村;8個街道及綜合文化站,112個社區及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共包含880個生活小區,1598條背街小巷。文明創建中,各鄉鎮重點對公路沿線、鄉鎮所在地主街道、鄉鎮集貿市場周邊進行了清理,在各村的村委會、主次干道、活動廣場等張貼公益廣告宣傳畫,并建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及多功能黨員活動室。
干群齊上陣,繪就“同心圓”。立足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于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品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意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組長、市長為第一副組長、市委副書記為常務副組長、市級領導為副組長的“運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一辦九組”,即創建辦公室和政務環境組、幫建共創組等工作組,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一辦九組”牽頭,通過召開專題會議、走訪調研、現場辦公等形式,高位謀劃、協調指導,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強機制保障。
文明創建,市直部門走在前。市委組織部組織市區兩級138家機關單位在鹽湖區112個社區開展“單位包點、干部聯戶、行業(系統)推動、幫建共創”活動,并將“幫建共創”活動與“三基建設”和城市基層黨建緊密結合,通過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文明創建宣傳、環境衛生整治、便民志愿服務等活動載體,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市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與鹽湖區幸福莊社區“幫建共創”,經多方協調,將原來磚機廠家屬院門口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的沙石路翻新改造,并幫助修剪樹枝花草,使家屬院的環境煥然一新。
文明創建,市民參與是關鍵。著眼創建提升,立足找準短板、對癥施策,市委精心選聘了130名市民監督員,對創建工作開展無死角、全覆蓋監督。其中,112個社區每個社區設立一名市民監督員,其余18名市民監督員監督43條主次干道。這些人員中,既有區級退休老干部,又有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有道德模范、勞動模范、優秀志愿者等。他們既是偵查員、信息員,又是聯絡員、參議員和宣傳員,充分利用社會知名度,履行監督職責,大膽反饋問題,擴大創建宣傳,及時反映情況,表達群眾訴求,成為群眾與政府之間的橋梁紐帶……
由表及里——民心為指向,打出“組合拳”
解放路、后稷街、永樂街、中銀大道(原王莊段)、河東西街延長線……18條道路集中通車,路面平整,標識清晰,顏值滿滿;新建的禹都公園全民健身活動體育場,設施應有盡有;新投入使用的中心城市裝配式公廁干凈整潔,功能齊全……上月18日,中心城市13項城建重點工程竣工暨18條道路集中通車,人們滿心歡喜、奔走相告。
2019年,市委、市政府聚焦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急迫問題,以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高位謀劃實施61項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涵蓋城市路網、園林綠化、集中供熱、雨污分流改造、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和水環境治理、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等領域。截至目前,已完工31項,完成投資近40億元,特別是總投資26億元的18條道路建成通車,提升改造和新增里程均創歷史新高,打通一批多年困擾群眾出行的城市“斷頭路”,贏得群眾的廣泛贊譽。
傾聽民意、集中民智,以人民為中心,精準解決廣大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民生問題,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初心。早在2018年年底,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就立足“市民點菜,政府配餐”,面向社會公開征集2019年引深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群眾意見和建議。鹽湖區創建辦也面向112個社區發放22400份調查問卷,收集到群眾熱切盼解決的15類民生實事項目。其中,“完成中心城區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有13598條,“繼續推進供熱能力建設,強化集中供暖保障能力”有14391條,“做好城區停車場的規劃建設工作”有13495條……
在此基礎上,鹽湖區政府投資3億元實施十件民生實事,共改建3所公立幼兒園,提檔升級20所夢想中心,維修改造55所農村中小學,擴建魏風小學,新增學位1100個。在廣大農村開展拆違治亂、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廁所革命、衛生鄉村“五大專項行動”,共拆除違建930處,建成16座垃圾中轉站,清理垃圾7.6萬余噸,新建4座污水處理站,整治排污點1550處,改造旱廁5600座,評選衛生鄉村160個,特別是,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中心城區193條小街小巷改造提升,全面清零。
文明創建,面子里子一起抓。新成立的市城市管理局堅持精細化管理,在轉機制補弱項上創新,深耕細作擦亮城市底色。該局實施探索環衛清掃保潔改革機制,采取非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全面接管了以紅旗街、河東街、學苑路、魏風街和人民北路延長線為主的220萬平方米區域清掃保潔工作。投資6300余萬元,開工建設日處理300噸的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擴容提升改造項目;投資2.8億元,占地200畝的建筑垃圾清運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選址已確定,50臺運輸車輛已采購到位……同時,通過建立城市管理全要素監管考核機制、創新園林綠化片隊班組管理機制、實行重點項目推進機制、探索環衛清掃保潔改革機制和完善城市管理聯合機制等途徑,重拳打擊、科學管理、嚴格考核、亮點打造,使市容秩序井然有序、環衛狀況明顯改善。
美好生活,是民心所向,也是宗旨所歸。高質量的教育、日趨完善的道路和公共服務設施,在極大地提升城市功能品位的同時,也讓廣大群眾幸福感滿滿、獲得感爆棚……
從“行”到“心”——念好“德孝”經,鑄就“好習慣”
2019年8月27日,由共建單位市檢察院牽頭,鹽湖區安邑辦外灘首府社區內各小區物業經理、保安隊隊長、居民代表共聚一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9月11日,學府名都社區聯合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事業部,組織轄區各小區物業負責人,召開“十星級文明小區”創建動員大會;11月12日,金海灣小區特邀市創建辦的專業人士來小區進行初檢……中心城區各小區爭創“十星級文明小區”蔚然成風。
自去年6月以來,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孝文化和誠信文化,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我市在中心城區開展“十星級文明小區”創建活動。該活動由市創建辦協調指導,鹽湖區具體實施,職能部門積極配合,聯戶黨員幫建共創,按照機構健全、設施完善、管理規范、服務優質、環境整潔等“十星”標準,小區評星申報,對標對表創建。據悉,我市對中心城區859個小區進行了測評驗收,根據測評成績評出“十星標準”小區16個,“九星”88個。
得益于“十星級文明小區”創建的強力帶動,中心城區8個街道及街道綜合文化站、112個社區及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已經全部完成。各小區的創建氛圍、環境衛生、活動設施、物業服務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居民對文明城市的知曉率和文明習慣養成也有了質的變化。
與此同時,我市的市民文明素質的提升,逐漸向制度化、規范化邁進。市人大常委會頒布了《運城市養犬管理規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正在進行《運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立法工作,市文明辦正在著手草案文本的起草。市委宣傳部配合中國倫理協會,做好《山西省運城市區域精神文明建設評價指數》的制定、修改與頒布施行工作。
道德模范、“運城好人”、愛心志愿者,是群眾身邊最好的學習榜樣。扎根農村,有著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有著真幫實扶的為農情懷,更有著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的山西中農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良杰等5人被評為“敬業奉獻道德模范”;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看著父親走后留下設備升級改造中的面粉廠,放棄心愛的教師崗位,女承父業的曹京萌等人被評為“誠實守信道德模范”……2019年,我市舉辦的第五屆運城市“道德之光”道德模范頒獎典禮上,25人被授予“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另有25人獲“提名獎”。
其中,面對持刀行兇的歹徒,毅然挺身而出,被歹徒刺中12刀,左眼永久性失明的“見義勇為道德模范”宋喬,每當被問及因救人身受重傷、終身殘疾后不后悔時,他的回答永遠是那么堅決:不!2019年9月,宋喬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他的先進事跡還被創作成了情景劇,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看者。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還有一支默默奉獻的隊伍——志愿者。市文明辦牽頭,市直和鹽湖區209個單位參與,持續性開展以強化市民文明交通意識、勸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倡導行車司機禮讓行人為主要內容的文明交通勸導行動。自去年9月至12月底,該活動參與人數達1104人,市區18個交通崗文明勸導參與者達到了34560人次,“奉獻他人、快樂自己”在河東大地漸成自覺。在鹽湖區,在志愿云系統上注冊的574支志愿服務隊,注冊人數共80306人,己登記服務時長共204萬小時,發布志愿服務項目為3986個。他們開展的社會公益、幫老助幼、幫孤助殘、黃手環項目、愛心助考等服務項目各有特色,特別是愛心早餐項目已持續開展148天,成為“全國志愿服務項目”……
成風化人,功德無量。鹽湖區北城辦御沁園社區圍繞德孝文化深耕細作,先后制作了60多塊生動活潑、內容豐富的宣傳展板,在社區精心打造“文明街”和“德孝街”,吸引不少居民駐足欣賞品味。社區10號樓3單元的李孝卿老先生深受感動,主動幫助社區人員開展工作,并為社區編寫了《文明新風三字經》和“文明公約”……
爬坡過坎不言苦,滾石上山不畏難。以為民惠民為指向,我市的文明創建漸入佳境、風帆正勁,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將玉汝于成、美夢成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