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裴旭薇 馬 翔時間:2020-01-10
一個單位前行的軌跡,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創造價值、奉獻社會、擁抱文明的過程。
去年以來,新成立的運城市醫療保障局,帶領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懷揣使命,負重前行,用攻堅克難的精神、實打實的作風拉直了民生醫療保障領域的諸多問號,著力解決群眾關注的鬧心事、煩心事、操心事,不斷變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全社會樹立醫保部門擔當作為的良好形象。近日,市醫保局和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分別獲得“2019年度市直文明單位”“2019年度市直文明單位標兵”榮譽稱號。
黨建置頂
突出價值引領
建局伊始,市醫保局、醫保中心就把黨建置頂作為統領醫保部門的政治生命線,狠抓思想建黨、從嚴治黨、組織強黨、制度立黨,發揮了黨建工作在文明創建和改革創新中的主導作用。
——突出思想建黨,增強四個自信。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大家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赴陳家莊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到市博物館參觀“條山風云”革命專題展,舉行升國旗儀式,觀看全省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等,以活動引申和日常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澄清思想迷霧,提高政治覺悟。
——狠抓從嚴治黨,搞好阻防建設。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簽訂“十不準”承諾書。對標整改,對各科室負責人進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推進約談,以立行立改的姿態將治黨主體責任壓實到具體的工作之中。
——堅持組織強黨,夯實“三基”建設。按照時間固定化、內容規范化、主題鮮明化的要求,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支部工作條例等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全面推行了“八簿九制”黨建工作規范,鞏固了黨建工作陣地。
——實施制度立黨,建立廉政機制。以明職責、清底數、建制度、促落實、反“四風”為目標,健全機關制度,建立了議事決策、人事管理、考核獎懲、財務管理、工作督查、服務群眾等16類75項制度并匯編成冊,使機關運轉治理走上了規范化軌道。
夯實基礎
狠抓關鍵環節
市醫保局、醫保中心以保障人民群眾就醫需求,減輕醫藥費用負擔為天職,在醫保費征繳、醫保精準扶貧、打擊欺詐騙保上全面發力,展現出醫保人應有的責任擔當。
——認真做好參保登記和征繳工作。醫保征繳工作職能由人社部門劃轉到稅務部門之后,市醫保局不等不靠,積極做好與稅務部門數據對接工作,針對繳費方式的改變,配合稅務部門加大宣傳力度,采用微信等多種繳費方式,極大地方便了廣大繳費人,加快了征繳工作進度。截至目前,全市城鎮職工參保495980人,共收入13.29億元;城鄉居民參保4198692人,共收入31.88億元。
——全力抓好醫保精準扶貧工作。積極服務全市脫貧攻堅大局,全面落實“三保三助”,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參保、財政資助、參加補充醫療保險“三個100%”;實現住院費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保險及醫療救助“一站式”直接結算;截至目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68092人,參保率達到100%;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就醫84422人次,醫療總費用52879.93萬元,住院綜合保障比例達到91.25%。
——打擊欺詐騙保工作強勢推進。按照宣傳造勢、調研把脈、協議約束、智能監控、投訴核實的總體思路,廣泛動員部署,實施綜合治理。對有組織的蓄意騙保行為“零容忍”,敢“亮劍”、嚴打擊。截至目前,我市共檢查“兩定”機構5375家,實現了全覆蓋。對違規的定點醫藥機構,暫停醫保服務協議108家、解除醫保服務協議7家,移交司法機關3家,其他違規處理716家;已追回違規費用2924.07萬元。
創新作為
提升管理效能
創新是解決醫療保障難題,推進醫療保障發展的金鑰匙,也是維護醫保基金安全、保障人民醫療服務需求的有效途徑。
——協調形成部門齊抓共管合力。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對醫保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市紀委牽頭組織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副市長陳竹琴先后主持召開了兩次全市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安全工作會議,并作出安排部署。市政府印發了專項治理文件,及時通報檢查情況,同時開展了大調研、大宣講活動,在全市形成了市縣政府聯動、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全面開展支付方式改革。在市級醫療機構實行住院醫保費用總額預算管理;縣級醫療集團實行住院醫保費用總額預算打包付費;民營醫療機構全面開展按病種付費支付方式改革,在全省率先開展鄉鎮衛生院日間治療按病種付費試點。落實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開展298個病種日間手術按病種付費工作;在新絳縣開展按人頭打包付費試點;在市中心醫院、河津市人民醫院開展DRG改革試點;在市中醫醫院、新絳縣中醫醫院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試點,積極探索醫保惠民新途徑。
——健全完善醫保服務體系。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明確基金缺口分擔責任的通知》,明確了市縣兩級監管責任范圍,確保醫療保障工作運行有序。認真落實醫保惠民政策,高血壓、糖尿病的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及時落地,在全省首先開展了“兩病”門診用藥保障手工結算工作。努力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確保抗癌藥加入醫保藥品目錄及時落地實施。提高了大病保險籌資標準,新增財政補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努力減輕人民群眾看病負擔。
情系民生
擴展文明效益
文明創建不是獨善其身的單邊發力,而是情系民生的責任擔當。市醫保局、醫保中心從廣為群眾詬病的過度治療、異地報銷、離床不能報銷等問題抓起,對標整改、綜合治理,拓展了文明創建的綜合效益。
——建立智能監控系統,著力解決過度治療的鬧心事。針對全市民營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點多、面廣的特點,引入人像識別醫保防掛床智能監控系統,建立醫師藥師信用評價系統,從源頭上強制約束診療服務行為。目前,軟件開發工作已完成,正在對醫療機構使用的設備進行招標,醫保醫師庫的錄入工作已完成。
——外出就醫政策擴圍,著力解決異地報銷的煩心事。持續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進一步優化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流程,全力方便參保人員。截至目前,全市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67家,作為參保地,我市參保人員在外省出院結算18386人次,基金支付26728.84萬元;作為就醫地,外省參保人員在我市出院結算308人次,基金支付297.52萬元。
——完善鄉鎮醫院報銷規定,著力解決離床不能報銷的操心事。在全省首開先河,探索在鄉鎮衛生院開展日間治療按病種付費的辦法,把住院治療改為門診治療,不同病種確定不同支付標準并報銷診療費用,有效化解了不占用病床的約束性條件與群眾看病就診的正當需求相沖突的矛盾。目前,全市13個縣(市、區)均已實施,186個鄉鎮衛生院均已啟動日間治療按病種付費工作,覆蓋率達到100%,涉及病種達到54個,遠超70%覆蓋率、15個病種的目標任務,已結算的日間治療按病種付費病例10117人次,醫保支付金額達到549.57萬元,受到廣大參保群眾和鄉鎮衛生院的一致好評。
求實創新
文明見諸行動
市醫保局、醫保中心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標,采取一系列改革創新之舉,方便人民群眾辦理醫保方面的相關手續。
——優化經辦流程。大力推進“互聯網+醫保”形式,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異地就醫備案辦理由原來到經辦窗口提供資料辦理,改為“可在電話或網絡上登記辦理”方式。在靈活就業人員醫保征繳業務辦理中,取消了兩個項目,改為僅提供“個人登記表”即可辦理。在生育津貼報銷中,參保職工不用當面提交單位出具的撥付申請單,改為由醫保中心直接將生育津貼劃轉至用人單位。在辦理市外人員轉移手續時也簡化了4個流程,極大地節省了辦理人員往返的費用和精力。
——簡化辦理手續。取消各類不必要蓋章及證明材料,參保人員情況變動所需提供材料由原來的8項減少為4項;行政、企事業單位繳費提供材料由原來的4項減少為2項。目前,全市醫保2項繳費(職工醫保、生育保險)、3項審核報銷(市本級參保職工待遇、慢性病和大病、生育待遇)、1項登記(異地就醫登記)和職工醫保關系轉移等經辦事項所需材料減少達50余種(件)。
——縮短辦理時限。努力做到“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其中,市級定點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結算時限由原來的30個工作日縮短為25個工作日;因欠費、意外傷害等特殊情況住院及慢性病報銷時限由原來的50個工作日縮短為20個工作日,最大限度減少業務事項的辦結時限。
提升活力
培育文明風尚
作風建設是文明創建工作的晴雨表。市醫保局、醫保中心將作風建設內化、延伸、滲透到工作的各個環節,引導大家當好文明素養的“守門人”、機關形象的“代言人”、醫保品牌的“簽約人”,提升了文明服務的工作質效。
——做文明素養的“守門人”。通過設立善行義舉榜,給12家市直醫院發放文明城市宣傳海報等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將文明素養內化到職工心里,轉變為為人處世、醫保服務、孝親睦鄰的自覺選項,堅守住道德建設的思想高地。
——做機關形象的“代言人”。大力開展爭先創優活動,組織年輕職工積極參與文明交通勸導,維護城市交通秩序。舉辦“我的工作我盡責”“我的崗位我擔當”活動,讓青年干部成為維護醫保部門好形象、傳遞醫保部門好聲音的“代言人”。
——做醫保品牌的“簽約人”。為保障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該局與內設科室簽訂文明單位創建責任狀,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同時,紀檢監察部門加大明察暗訪的力度和頻次,嚴查違規違紀行為以及不文明言行。依靠個人的職業素養、道德約束和紀律匡正,市醫保局、醫保中心風清氣正、文明和諧的氛圍進一步濃厚,社會贊譽度、部門美譽度不斷提升。
花開未窮期,蓄芳待來年。在吟嘯徐行的道路上,市醫保局就像一列開往春天的和諧號列車,承載著全市500多萬人的健康夢想,駛向那病有所醫、病能就醫的文明彼岸。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