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醫改春風暖人心
——新絳縣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2-17

衛世新 李玉婷 賈體錦

2017年,新絳縣被確定為全省首批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試點縣,同年,新絳縣醫療集團掛牌成立。新絳縣委、縣政府拿出破釜沉舟的決心,在摸索學習中,改革舊機制,強化軟硬件,面對面服務。短短3年的時間,信息化平臺日益完善,衛生資源總量大幅增加,城鄉衛生服務差距逐步縮小,人民群眾健康指標持續攀升,看病就醫獲得感、滿意度不斷增強。醫改的春風吹遍絳州大地,吹暖34萬新絳兒女的心田。

向下使力 讓家門口就醫成為習慣

“縣醫院的名醫來村里給咱們治病來了!”

“您老人家血壓偏高,記得要勤測血壓,按時吃藥……”

10月17日,新絳縣人民醫院30余位專家來到峨眉嶺上的史家崖村開展義診。他們給村民測量血壓、測血糖,耐心解答村民對各種常見疾病相關問題,義診群眾200余人,讓貧苦戶足不出村就享受到免費的醫療與服務,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讓縣域群眾都能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這是醫療服務同質化的核心,也是醫改的基本要求。”醫改工作開始后,新絳縣委書記李玉林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縣鄉一體化改革,提出縣域一體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全方位貫穿健康新絳主線,要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享受醫改帶來的更多實惠。縣長解芳多次深入基層醫院調研一體化改革進展情況,要求鞏固提升醫改成果,健全完善縣鄉一體化管理服務體系,規范醫療集團內部運營機制,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力爭縣域就診率達到90%,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

新絳醫療集團成立了一支由副高以上職稱的醫療專家組成巡診團,他們常年奔波在十里八鄉,為群眾送醫送健康。早上義診,下午帶教,他們在基層醫院坐診、臨床帶教,技術指導,贏得了一片贊譽。鄉鎮衛生院的年輕醫生說,“縣醫院的這些專家,過去是久聞其名,卻無緣請教,現在只要有疑問,發個微信打個電話就可以立即得到具體指導。”

新絳縣醫療集團還開設業務提升班,基層醫務人員可以定期到人民醫院參加培訓、輪崗學習,通過上下聯動提高全縣醫務人員整體素質和服務能力。

機制創新下活一盤棋。新絳縣醫療集團成立后,對全縣所有公立醫院的行政、人事、財務、業務、績效和藥械進行“六統一”管理。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和13個鄉鎮衛生院、261個村衛生室變成了一家人。縣級層面以“資源優化、彰顯特色、錯位發展”為目標,鄉級層面以“基礎業務全覆蓋、整體帶動提能力、分片幫扶有特色”為發展思路,通過向下使力,讓優質資源下沉,縣、鄉、村擰成一股繩,讓群眾在就醫時,在家門口能夠享受到全方位、全周期的同質化服務。

“我們現在有了檢驗微信群,檢驗中心定期會組織培訓會,檢驗中心還集中為各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做了空氣培養、手、物體表面、消毒液的檢測,發放盲樣質控品,對各衛生院檢驗結果進行準確度調查。”基層衛生院的檢驗人員感慨地說,以前縣里的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獨立門灶,雖有合作指導,但總覺得名不正言不順,現在縣鄉村成為一家人,制度職責、工作流程、考核細則都統一標準,患者無論在哪里都可以放心的化驗檢查,老百姓不僅可以少花錢,而且不用多跑腿。

今年,新絳縣人社局、財政局、衛體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并在集團實施,打破了舊的分配制度,涉足的改革的深水區。他們還探索城鄉居民醫保按人頭打包付費,按照“總額預算、按月預撥、年終決算”的方式,將醫保資金付給醫療集團,超支原則不補,結余全部留用,使患者住院總費用降低,補償比提高,自付費用減少,滿意度提高。

縣衛體局作為醫改的行業主管部門,在管理權移交的過程中,一并將部分原有管理人員一并移交給醫療集團,他們清理職責,明確角色定位,按照示范縣十項改革的時間節點要求,一項一項推進度,一步一步抓落實,使新絳縣的醫改工作位于全市第一方陣行列。

新絳縣衛計體局局長王小民說:“醫療一體化后,新絳縣的基層就診率達66%,縣域就診率達85%,基本上實現了大病不出縣。”

協同努力 分級診療提供優質服務

新絳縣的醫療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帶動了新的醫療體系構建,該縣按照“縣強、鄉活、村穩、上下聯、信息通”的縣域綜合醫改要求,全縣各醫療機構按照自己在全縣醫療體系中的定位,全力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水平。

新絳縣醫療集團為了讓群眾足不出縣享受三甲醫院的同質化醫療服務,緊抓縣人民醫院的龍頭帶動作用,投入2億元進行硬軟件建設,購置了核磁、CT等先進醫療設備,開展了心腦血管介入、人工關節置換、腹腔鏡微創等手術。與各鄉鎮衛生院建立了遠程門診業務,與北京301、天壇、協和等知名的三甲醫院建立了遠程會診業務。

基層的農村衛生所也是醫療一體化的重點,新絳縣將村級衛生室也納入一體化管理,提高村衛生室醫生的待遇,把他們的工資由原來人均每月400提高到2000元,還為他們繳納了醫療責任險300元,意外傷害險50元。村級衛生室為農民的健康提高了重要保障。

“新絳縣上自醫療集團,下到鄉鎮衛生院,都有設有遠程會診中心,核磁共振、DR影像,這些過去在大醫院才能用上的設備,如今在鄉鎮衛生院都能用上。縣醫療集團建立的信息交換平臺,實現了省市縣和部分鄉鎮四級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新絳縣醫療集團董事長兼縣人民醫院院長賈世豪介紹到,工程部網把基層衛生院和集團中心數據庫連接在一起,3分鐘內就能實現數據上傳。也就是說,當你在家門口做檢查的同時,縣級醫院的專家正通過網絡同步診療,充分發揮了信息一體化建設帶來的好處,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

過去,從最偏遠的鄉村去縣人民醫院看病,需要至少30分鐘的車程,而現在,智慧醫療把30分鐘變成了3分鐘。

分級診療實現了患者的雙向流動,患者小病回鄉鎮治療,大病在集團縣醫院手術、治療后,康復期下轉到鄉鎮的診療模式,讓更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廉價的住院服務,開成了大病不出縣、小病到鄉鎮、康復在農村的就醫格局。

健康一體機,已經成為新絳縣每名家庭簽約醫生的標配。通過發送驗證碼、人臉識別、電子簽名3種方式,做實做細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1+X”簽約服務模式,讓家庭醫生從一個人變成了一個團隊。如今,新絳縣共有79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常年服務在城鎮農村,在做好基礎服務服務包的基礎上,增加了中醫愛心服務包、高血壓等有償服務包,當好群眾的健康守門人。截至目前,該縣80%的城鄉居民有了家庭醫生,轉診治療綠色通道順暢,醫生在開具用藥處方的同時開具健康處方,群眾從能看病向看好病、不得病方向轉變,“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已成共識。

精準發力 創特色發展新思路

作為醫療集團龍頭的新絳人民醫院,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以精湛的技術和高尚的品格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醫改以來開展新技術新項目80余項,業務收入突破了億元。胸痛中心一年時間進行介入手術500余例,卒中中心進入縣域醫院全國100強。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成熟,創傷救治中心建設有序開展,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的放射治療項目正在試運行。一個縣級醫院能進行這么多的先進的醫療救治,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

納入醫療集團管理的縣中醫醫院在醫改中,突出中醫藥特色,拓展中醫服務領域,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了全縣的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疾病與健康危害因素的監測敢預。縣婦幼保健院則承擔起縣域內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婦女兒童的疾病防治工作、技術培訓和義務指導。

耳鼻喉科為龍興鎮衛生院建設的重點特色科室,先進的高清鼻竇內窺鏡電子手術系統、電子鼻咽喉鏡、電子耳鏡、耳鼻喉LED頭燈、助聽器驗配儀、手動吸引切割器、聽力篩查儀等設施,方圓一帶醫院絕無僅有,吸引眾多的患者前來就診。

柳泉乳腺病醫院不只被當地群眾認可,在周邊的侯馬、稷山等地也是小有名氣。“朋友推薦我來這里看病的,她的乳腺炎就是在這里治好的。”來自侯馬的張女士說道。

泉掌鎮下堡村衛生室,只是一個村級醫療點,醫改開展以來,他們走兒科發展之路,每天就診的人平均達300余人,保障了方圓一帶幾十個村的群眾就近就醫。

新絳醫療集團把強基層作為工作重點,以“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為思路,以“人民醫院樹龍頭,鄉鎮醫院有特色”為路徑,按照“建設標準、管理科學、醫技精湛、服務優良、環境溫馨”的20字理念,實施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南社、陽王兩所鄉鎮衛生院按照推薦標準接受了省級驗收,北張衛生院按照基本標準接受了市級驗收,鄉鎮衛生院在保障基本服務能力的基礎上“院院有專長”。

新絳縣還啟動了村級衛生室星級達標工程,確定了房屋布局達規定、人員配置達數量、藥械設備達標準、服務能力達要求、工作評價達滿意等5項動態化考核管理標準。13所鄉鎮衛生院已有9所被授予“全國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稱號,全縣261個村衛生室已有243個達到五星級衛生室建設標準,縣域內居民實現了“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農村”。真正做到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