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19-12-11
□記者 付炎

▲4月3日,運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土綠化現場推進會在河津召開,觀摩團在當地參觀生態治理項目。(資料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征程中,城市的綠色價值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建設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成為重要指南。
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站在城市建設新的起點上,市委、市政府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適時作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決定,對大運城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在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正式啟動之際,近日本報記者就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2020年擬定實施綠化項目等有關事項,對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主任王功成進行了專訪。

▲河津市千畝黃河灘生態修復工程現場。(資料圖)
記者:我市提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但很多市民對這個概念并不是很了解。請簡單介紹一下國家森林城市的相關知識。
王功成: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體,城市生態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建設指標達到指標并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準授牌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國對一個城市生態建設效果的最高評價,是最具權威的榮譽稱號。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圍繞一個主題,即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最重要的是做好“大地植綠”和“心中播綠”兩件大事。當前,森林城市建設已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越來越多的城市以創建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城市為抓手,大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
據了解,全國已有387個城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19個省份開展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11個省份開展森林城市群建設工作,跨區域、覆蓋城鄉的建設體系已經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設之路也越走越寬。
11月15日,2019年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召開,全國28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至此,我國國家森林城市增至194個,其中包括我省的長治市和晉城市。
記者:經您的介紹,我們對國家森林城市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那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對運城和運城人民有什么好處呢?
王功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不只是為了得到一塊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做一項造福當代、利蔭后人的惠民事業。
“創森”可有效加快城鄉生態高質量建設步伐。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積占市域面積0.5%以上,能使城市生態空間不斷擴大,城市群自然生態功能、區域發展生態承載力不斷提升,為推動區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生態支撐。
“創森”始終堅持綠化以人民為中心,能夠推動森林進單位、進社區、進鄉村,在促進地方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增強全民生態意識,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弘揚生態文化,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努力增進人民群眾福祉。我們希望通過“創森”工作,讓廣大市民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留得住鄉愁,真切感受到城市生態風貌的改變,進一步提升公眾的幸福感、歸屬感、自豪感。
記者:我市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總體規劃是什么?
王功成:根據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關要求,我市按照程序委托相關專業機構編制了《山西省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0)》,為全市“創森”工作制定了科學可行的路線圖。
規劃的總體目標是打造以“山為依托、水為紐帶、林為屏障、田為支撐、湖為點綴、草為拓展”相融共生的生態系統為主要框架的現代化國家森林城市,形成林山相依、林水相伴、林田相間、林路相繞、林村相映、林城相襯的城市格局,建設美麗、綠色、健康、幸福的宜居運城。
規劃分為近期(達標期2019~2022年)、中期(鞏固期2023~2025年)、遠期(深化期2026~2030年)進行實施。
規劃按照運城山水格局,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總體建設布局:點——“工程多極”,即一核(中心城區)多極(下轄縣市中心城區);線——“1123”,即一川(運城盆地平川建設帶),一帶(峨嵋嶺綜合發展帶),兩屏(中條山、呂梁山生態屏障帶),三廊(黃河、汾河、涑水河生態綠色廊道);面——三大功能片區,即北部增量完善區(新絳、稷山、河津、萬榮、聞喜5地),鹽臨夏中心建設區(鹽湖、臨猗、夏縣3地),南部保育提質區(永濟、芮城、平陸、垣曲、絳縣5地)。
記者:目前,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工作進展如何?
王功成:今年2月,我市正式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組,出臺印發了《運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啟動方案》,為“創森”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隨后,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專題座談會和國土綠化河津現場推進會相繼舉行,為全面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做好創建工作起好步、開好局。與此同時,我們正在對《山西省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0)》個別數據進行修訂完善,完后將正式提交市委、市政府和市“創森”工作領導組討論批準。
目前,我市認真對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加強組織領導、科學規劃布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廣泛宣傳發動,推動“創森”工作穩步高效開展。
振奮人心的是,12月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復函省林業和草原局,對包括運城在內的全省2市5縣建設國家森林城市予以備案。這意味著我市正式邁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行列,為下一步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記者:植樹綠化項目是我市“創森”的支撐、引領和保證。作為具體牽頭單位,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將如何謀劃、落實2020年植樹綠化項目?
王功成:在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的五大體系36項指標中,我市目前總體達標有13項、未達標有9項、待建設有14項。總的來說,全市“創森”工作需要保優勢、找差距、補短板、抓重點、破難點。
2020年,全市用于植樹綠化項目和“創森”建設投資總額將達到12.1億元,比2019年增加25%;綠化面積24.9萬畝,比2019年增加1.3萬畝。
目前,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已經對全市通道綠化、國土綠化、干果提質增效、公園建設、村莊(校園)綠化、生態廊道、水岸綠化、斷面修復、林網建設、科普場館及其他綠化11類近150個具體項目作了科學謀劃和分解落實。
與以往相比,此次謀劃、落實植樹綠化項目,突出3個特點。
一是謀劃早、行動快、落實足。市植樹綠化服務中心在10月21日印制下發了《運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今冬明春行動方案》。方案要求,各縣(市、區)要進一步明確職責,摸清縣情、査找短板、明確目標任務,依照《全市創森總規》編制縣級實施方案,對照36項“創森”指標制定切實精準措施,圍繞指標找差距、在補短板上下功夫、在精品循環圈上求突破。
具體而言,就是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相關項目工程,新建和提升77個鄉鎮休閑公園,新建或完善1706個村莊小游園,實現鄉鎮休閑公園“一鄉一特色,一鎮一精品”、村莊小游園“一村一主題,一步一景觀”的目標。要增加城區綠地面積5000畝、增加城區公園綠地面積8000畝、增加城鄉居民休閑步道146公里。要完成重要區位生態林10萬畝以上、經濟林10萬畝以上,每個縣建成一個精品循環圈;完成新造林地補植補栽8萬畝;完成經濟林提質增效任務5萬畝;完成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1500畝。要結合我市在國家森林城市指標體系中的短板和劣勢,做好規劃編制、國土綠化、城區綠化、鄉村綠化、生態修復、林地提升、林產增效、綠道建設、科普教育、廣泛宣傳等十大重點工作。要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融媒體等多種宣傳平臺,開辟專欄、專題報道創建活動和工作動態,大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良好氛圍。
二是抓重點、建亮點、破難點。我們明確了民生綠化是重點,精品循環圈是亮點,山體河流生態保護和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是難點,要求資金項目、人力物力要向這些方面傾斜。
三是結構優、質量高、效果好。2020年的植樹綠化項目不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更加貼近民生、更加突出質量、更加注重效果。圍繞“創森”抓項目、落實項目推“創森”,真正通過“創森”搭臺,項目唱戲,規劃科學、精準發力,實現全市植樹綠化與“創森”事業有機融合、高質量發展。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基礎在群眾。群眾既是“創森”受益者,也是“創森”主力軍。我們誠摯邀請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廣泛參與、積極作為,共同描繪美麗運城的生態畫卷。讓我們共同期待——山水河東傳古韻,森林運城煥新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