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2-04

12月3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辦組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市中院旁聽庭審。 周 潔 攝
本報訊(記者 張君蓉)在“12·4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由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辦公室主辦,市司法局承辦的“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12月2日舉行。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鄧雁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組長王志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吉敏,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執法協調小組組長郭尚禮,市政協副主席劉國義出席啟動儀式。

12月2日,在憲法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上,全體人員跟隨鄧雁平面對憲法莊嚴宣誓。 閆建忠 攝
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憲法宣傳周把普法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啟動憲法宣傳周活動之前,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辦以評議的方式對包括市公安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內的4個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進行現場評議,將根據評議結果考核普法宣傳工作。這4個國家機關的“一把手”分別登臺以PPT、專題片配合現場介紹的方式,向履職報告評議團全體成員及來自市直各單位參加現場評議的180余人作履職報告。今年以來,市公安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結合工作實際,組織單位人員學法執法,搭建普法執法新平臺,通過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軍營,建設法治文化,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市公安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工作中結合掃黑除惡具體工作,經常以案釋法,突出法治宣傳,大力開展網絡法治宣傳,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還多次進軍營、進企業授課講法;市檢察院選派業務精熟的檢察官到各學校擔任法治副校長,將“法治”的種子種在未成年人的心里,讓他們學法、懂法、守法,并大力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將相關法律送到各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力開展農民工欠薪治理工作,并在工作中將法律送到農民工心里。
由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普法講師團成員代表、普法工作者代表、基層群眾代表、律師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組成的評議團,分別對他們的履職報告進行點評,并提出改進意見。點評客觀中肯,建議有理有據。
據了解,此次評議除了現場評議結果還要結合之前評議團實地考察的相關情況,給出最后的評議結果。
在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我市“法治郵路”暨送法進萬家活動同時啟動。據了解,“法治郵路”暨送法進萬家活動是市司法局聯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運城分公司共同舉辦的法治宣傳活動。開通“法治郵路”,就是要依托郵政系統的物流網絡資源和配送體系優勢,構建覆蓋機關、企業、學校、社區、鄉村、家庭的普法宣傳網絡,進一步做好普及憲法知識、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的工作。“法治郵路”啟動后,全市439輛郵政運輸車輛將張貼法治宣傳公益廣告,61處郵政營業廳LED屏將推送憲法學習標語,500余名郵遞員將成為“法治宣傳志愿者”,將憲法文本寄發至全市鄉村,實現“送法進萬家”。郭尚禮向“法治宣傳志愿者”代表贈書,王志峰向郵政運城分公司授旗。
嘹亮的國歌聲后,全體人員舉起右拳,在鄧雁平的引領下,對憲法莊嚴宣誓。禮畢后,鄧雁平宣布憲法宣傳周活動全面啟動。鄧雁平要求,全體干警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勇于擔當,積極作為,不斷掀起宣傳活動新高潮。要突出活動主題,緊緊圍繞“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主題,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精心策劃憲法宣傳活動,講好憲法故事,弘揚憲法精神。要注重宣傳效果,擴大基層群眾參與度,杜絕形式主義,努力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添磚加瓦,努力為“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作出積極貢獻。
據了解,今年的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主要舉辦六大活動,分別是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開通“法治郵路”暨送法進萬家活動,國家工作人員集中旁聽庭審活動,憲法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系列主題日活動,法治宣傳專場及司法行政開放日活動。整個宣傳周活動由市委依法治市辦統籌,各主要部門共同負責,更貼近基層、更貼近群眾、更符合實際,把普法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有效整合了部門普法資源,壓實了部門普法責任,發揮了行業普法優勢,增強了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活動啟動的第二天,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辦就組織各單位工作人員到市中級人民法院集中旁聽庭審活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