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由“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型
稷山縣在外人員返鄉投資20億元創辦企業25個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2-03

本報訊(記者 雷登攀 通訊員 楊明有)如何培育新型就業創業主體,促進外出務工人員由“體力型”“汗水型”向“技能型”“智慧型”轉變,實現“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嬗變與轉型?稷山縣在實施“鳳還巢”計劃中,積極探索技能帶就業、就業促創收、創業帶投資、投資帶興業,走出了一條集專業化培訓、技能化務工、智慧化就業于一體,融創業性投資、互惠式共贏、合作式發展為一爐的新路子,大規模勞務輸出和吸引本土人才回歸、返鄉投資創業取得實效。

截至今年11月初,稷山縣已開展技能培訓1.3萬人,轉移就業1.2萬人,建立在外務工創業人員黨組織14個、互助組織33個,設立返鄉創業孵化基地3個,征集創業項目50個,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辦企業投資項目25個,投資金額超過20億元,帶動就業2678人,創辦小微企業230個,帶動就業2341人。

針對稷山縣有3.5萬余人在外務工創業、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涉及餐飲食品、家政服務、化工、建材建筑、交通運輸、機械制造、電子加工等十多個行業的實際,稷山縣委、縣政府建立了在外務工保障、特色產業發展、返鄉創業平臺“三大服務體系”,密織技能提升、精準就業、在外保障、在家暖心“四大服務網格”,全力實施特色勞務品牌,強力推進“鳳還巢”計劃。該縣通過預約式、訂單式、精準式等措施,舉辦了涵蓋家政服務、中式烹飪、中醫保健、電工焊接、電子商務等不同科目和形式的180余期各類技能培訓,培訓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城鎮失業人員,提升全民創業技能、培養高技能人才1.3萬余人,讓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城鎮居民、貧困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一專多能,增加勞務收入,助力脫貧攻堅;連續舉辦“鳳還巢”人力資源招聘、外出務工就業歡送、青年創業報告會等,積極解決群眾“求職難”和企業“用工荒”難題。

與此同時,稷山縣內外聯動、多措并舉,組建了在外務工人員服務中心,設立了7個鄉鎮服務站,為200個村配備了聯絡員,健全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在北京、上海、貴州貴陽、湖南長沙等16個城市建立了在外務工人員關心關愛服務工作站、商會等互助組織和駐地黨組織;舉行了“萬人返鄉專車接送”“春節聯誼座談會”“傳統節日走訪慰問”“志愿服務進萬家”“粽香傳情”“情暖童心·相伴成長”“幫助在外務工人員夏收夏播”等主題關心關愛活動50余場。該縣還出臺了優化發展環境、支持返鄉創業等一系列政策,推行項目投資“零限制”、注冊“零門檻”、登記年檢“零收費”,開設創業融資服務窗口,舉辦服務返鄉企業政銀企對接會,為22家返鄉企業及小微企業融資2100萬元;組織41家返鄉企業及小微企業求職招聘會,為企業引進各類人才900余人;依托西社煤焦化冶、翟店紙包裝文化、超硬材料工具生產三大產業基地,精心打造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吸引本土人才回歸,返鄉創業。

稷山縣在外務工創業人員積極當好“智囊團”“信息庫”“展示窗”,謀劃金點子、提供好信息,引薦企業家、投資新項目,助力家鄉、合作共贏。繼山西威世騰巖棉、北都碳材相繼投產運營和唐晉紡織三期項目開工后,又吸引深圳商會會長張立平投資5000萬元創建了日研鉆石、重慶聯誼會黨支部書記段文明投資1.18億元創建美格譽等一批返鄉企業。該縣還選拔了52名在外務工返鄉創業的優秀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使之成為引領脫貧攻堅的“主心骨”、群眾增收致富的“領頭雁”、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