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離家闖九州 歸巢富萬民

——山西運城市“鳳還巢”計劃取得顯著成效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1-26

《中國勞動保障報》記者 楊 勤 通訊員 胡忠澤

關公故里,大運之城,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山西運城在古代因產鹽和鹽運而設城,一代代鹽商擴張鹽田、拓寬銷路,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如今,一批批運城人秉持“吃苦耐勞、勤奮進取”的優良傳統,走南闖北謀發展,發家致富奔小康。

為讓更多運城人走出去闖世界,引回來哺家鄉,2017年,運城市制定在外務工人員關心關愛計劃,又名“鳳還巢”計劃,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匯聚人才智力、資金信息等各種資源。

抓培訓樹品牌 搭橋助鳳飛

運城533萬人口,其中350萬勞動人口,在全省各地市位列第一,勞動力資源豐富。如何充分發揮人才優勢?運城市委、市政府將職業技能培訓作為重要抓手,大力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通過政府推動、補貼政策調動、廣泛宣傳發動、選樹典型帶動,緊密對接市場需求,推動外出務工人員從“勞力型”向“技能型”轉變。

“現在每個月能掙7000多元,在外打工跟在家門口干活一樣踏實。”43歲的崔麥紅是臨猗縣北辛鄉人,今年1月她參加了運城媽咪樂培訓學校的月嫂班培訓,之后和36個姐妹一起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大巴,成為北京叮當到家家政公司的一名月嫂。

“如果沒有年初參加的那次培訓,我根本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待遇。”8月底,崔麥紅回了一趟家,她特地向培訓學校總經理牛麗講了自己的務工感受。

像崔麥紅這樣,在培訓機構接受培訓走向就業崗位的人很多。“今年我們辦了25期培訓班,一共培訓了1160人,400多人已經到崗。”牛麗向記者介紹,她從事家政行業10年了,從學員到月嫂再到項目負責人,如今成了總經理。免費參加培訓,還有崗位能對接,學員的認可給了牛麗工作的動力。

據運城市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過去兩年,運城共投入技能培訓專項資金2億多元。2018年,該市承擔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技能培訓任務,培訓超過20萬人。當年經過系統培訓的外出務工人員,平均收入由3000多元上升到5000多元。

在培訓的同時,運城市通過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建設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運城對外勞務輸出基地。組織43場“鳳還巢”計劃專項招聘會,轉移勞動力就業21.5萬人,每年勞務收入達到240多億元。

以“鳳還巢”為支點,運城市結合各縣縣域文化和經濟特點,精心打造出具有當地特色的勞務品牌。截至目前,已形成“關鄉家嫂”“運城保潔”“永濟扯面”“古耿魯班”“郇陽大門”“齊家·萬榮”等14個勞務品牌,帶動農村勞動力25萬余人就業。“家里不僅還了債,蓋了房,買了車,還存了錢。”崔麥紅道出了當地不少村民的心聲。

優環境興產業 筑巢引鳳回

人才是最大的發展資源,不僅要促進“走出去”,讓務工人員安心就業,還要推動“引回來”,讓返鄉人才安心創業。從營商環境到鄉村振興,再到產業融合,運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返鄉創業興業的人才鋪好路、筑好巢。

據“鳳還巢”計劃的工作人員介紹,為了營造寬松的經商環境,運城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了吸引人才返鄉創業興業,全市公開征集創業項目988個,借力鄉村振興,推動優秀返鄉人才成為基層組織領軍人。為了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還把返鄉創業企業列入全市企業發展梯隊,與“龍騰虎躍”“群星燦爛”項目企業共同構成運城產業整合發展新格局。

“作為企業家,我深刻感受到政府的誠意和關懷,這種服務態度和實干精神令我感動。”萬榮縣金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澤由衷地說。他是土生土長的萬榮人,從小對科技興趣濃厚。2002年,王彥澤先后在北京、廣州創業,最后選中了GSL增效劑項目,為民用熱源和工業熱源需求方提供新選擇。

2018年,王彥澤偶然結識了“鳳還巢”計劃的負責人,受到回鄉創業的邀請。當年7月23日,在萬榮縣政府相關部門協助下,王彥澤在家鄉的工廠進入籌辦階段。10月30日,金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鳳還巢”計劃不僅打消了王彥澤的疑慮,還讓他獲得了創業優惠。如今,金坦能源已經有100多名員工,還將在各鄉鎮及村建立服務站,擴建廠房,生產民用燃氣設備,可帶動200多人就業。“回鄉創業是我人生的轉折點,‘鳳還巢’讓我圓了回家創業的夢。”王彥澤感慨地說。

王彥澤是運城市279個返鄉創辦企業的企業家之一。

在鹽湖區家庭服務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者張美玲建立了“關鄉家嫂”培訓基地;逢春醫院院長杜麗娜放棄上海的高薪工作回鄉接手醫院管理;東郭鎮嵐山根·運城印象體驗地創始人王嵐從裝潢個體戶變成了發展鄉村旅游的帶頭人,把一片荒灘打造成民俗文化鄉村旅游綜合體。

在運城,“鳳還巢”的故事,一時半會兒說不完。

搭平臺強保障 服務暖人心

“抓兩頭、帶中間”,這是“鳳還巢”計劃的目標要求。打通了外出務工創業的渠道,架起了回鄉創業興業的橋梁,還需要強化“帶中間”,即全面完善服務體系,帶

動在外務工人員更好回鄉就業創業。

運城市搭建工作平臺,夯實關心關愛服務的基礎。在運城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外出務工人員大數據系統的信息已達65萬多條。在這里,除了基本信息和務工情況,還能看到全市在外興業投資和回鄉創業服務需求信息,關心關愛服務、培訓就業月報、在外互助組織、在外黨組織、日間照料中心等情況也一目了然。

“我們的信息實時更新,能確保動態提供精準數據。”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數據的來源,正是該市建立的市、縣、鄉、村外出務工暨返鄉創業“四級聯動”管理服務平臺,包括市、縣成立的14個服務中心,鄉鎮成立的166個服務站,以及3253名村聯絡員。在北京、上海、西安、貴陽等運城在外務工人員集聚地區,運城市專門建立了180個在外務工人員黨組織,管理流動黨員5190人。

對于在外務工人員而言,家里的老人、孩子是心頭放不下的牽掛。對此,運城市強化關心關愛舉措,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該市一方面在大江南北建立在外務工人員服務站、商會、協會等432個在外務工人員服務組織,使它們成為在外務工人員的“娘家”;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政策支持、精準培訓、法律維權、關心關愛“五位一體”的服務體系,讓他們在前方能掙錢,后方不擔憂。

據統計,“鳳還巢”計劃實施以來,運城市共建設1367個日間照料中心,幫助照看留守老人14925人,幫助解決留守兒童上學難問題27398個;新建留守兒童驛站231個,照料留守兒童13667人;幫助外出務工人員法律維權237人次。

“‘鳳還巢’計劃的核心就是關注、關心、關愛。黨委、政府要像家長關心自己孩子一樣,關心外出務工人員,讓他們感受到家鄉就是他們的堅強后盾,感受到家鄉對他們的深切關愛。”運城市委書記劉志宏說。

關心關愛,讓一批批運城人離家勇闖九州,歸巢帶富萬民。

(原載11月20日《中國勞動保障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