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19-11-25
□記者 商英 通訊員 趙玉峰
永濟市虞鄉鎮黃家窯村,地處中條山腳下,僅有367戶、1000余口人,卻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改革開放以來,全村200多戶人在西安、太原、徐州等地經營五金生意,身價千萬甚至過億的人都有。誰家有個紅白事,左鄰右舍們都要回來幫忙,巷道里的小車總是堵得讓人心慌,“小車第一村”的名號就這么戲謔地叫響了。
富裕了,攀比的人也就多了。按照以前的風俗,無論誰家有紅白事,過事前一天晚上都要“烘棚”,也就是提前設酒宴答謝幫忙的村民。第二天除宴請親戚好友外,還要再次宴請幫忙的村民。設兩茬酒席,怎么也得百十來桌。事主還怕不如別人的檔次高,被人笑話,煙酒、席面的檔次也是水漲船高。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也就什么都不稀罕了,一桌酒席往往動不了幾筷子,就統統被倒進了垃圾桶。村里經歷過苦日子的老年人看著心疼,總是搖頭嘆氣說:“造孽呀,造孽。”
2018年5月,永濟開展“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活動,大力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村里成立了紅白理事會,修訂紅白理事會章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求黨員干部要帶頭,還堅決地取消了“哄棚”的習俗,酒席的規模降到了30桌左右,村民們個個拍手叫好。然而,華美的樂章中,卻出現了些許雜音。
村里紅白理事會章程規定:孩子滿月、過十二歲、老人過壽等,提倡家庭宴會,不允許邀請親屬以外的人參加,但總有些人不守規矩。今年10月1日,村黨支部委員王某的孩子過12歲生日,她想著以前給別人上過不少禮金,自家孩子不過著實有點虧,就悄悄地籌劃起孩子的生日宴。村黨支部、紅白理事會很快知曉了此事,并對其進行了勸阻,但沒引起王某重視,按照計劃舉辦了生日宴,被鎮紀委迅速查處。經過鎮紀委對其做認真細致的思想工作,王某認識到了錯誤,主動退還了親朋好友的禮金。
村黨支部意識到,這又是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契機。紅白理事會章程早就規定取消“行門戶”的習俗,但村民礙于情面總不遵守。誰家只要娶親嫁女,村民還是按原來的習俗,提前三五天,帶上一籃雞蛋到事主家賀喜。改革開放前,物質匱乏,拿三五個雞蛋、兩個燒餅或1個“餛飩饃”到事主家“行門戶”,有幫忙濟困的意思,事主往往心里會很感激。但現在生活條件大為改善,各家各戶都送一籃子雞蛋,幾百斤的雞蛋宴席根本用不了,若是變質還得扔掉,確實浪費。村黨支部借王娟娟被組織處理這個事,廣泛宣傳動員,再次掀起移風易俗的熱潮,順利取消了娶親嫁女“行門戶”的習俗,村民對此個個交口稱贊。
兩年來,村里每年春節都要邀請在外經商的村民回鄉參加座談會,暢想鄉村未來。在外經商的村民踴躍集資捐款累計300余萬元,硬化了2000余米的通村路;打了眼400余米深的水井改善人畜吃水、農作物澆灌等問題,增加耕地灌溉面積1000余畝;興建600余平方米日間照料中心解決留守老人日常的用餐、活動等難題……
黃家窯——這個昔日的偏僻小山村,不僅變得越來越富有,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變得越來越高。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