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踐行綠色發展的使命擔當
——記垣曲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海崗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1-23

文 哲 趙言勝

作為全市乃至全省的林業大縣,垣曲縣林地面積179.91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4%。垣曲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最好的資源是林業。如何把林地資源優勢最大限度轉化為經濟優勢?如何充分利用縣域生態林、干果經濟林和景觀林最大限度地造福人民群眾?如何發揮生態優勢為大運城建設貢獻力量?這是垣曲縣委、縣政府迫切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林業部門肩負的重大使命。

現年48歲的張海崗,參加工作27年且擁有24年基層工作經驗,2016年12月擔任縣林業局局長,上任以來,他牢記初心和使命,無私無畏,殫精竭慮,把責任轉化為實際行動,用心血與汗水詮釋了“實干出政績”的永恒規則。

林中有景 更有作為

“如何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就是要把生態林的經濟效益發揮出來;如何把‘產業發展’升級為‘產業興旺’,就是要把干果經濟林的產業規模和效益壯大起來;如何把‘森林村莊’打造成‘美麗家園’,就是要把景觀林的社會效果體現出來。”在談及林業發展思路時,張海崗心中有著一張脈絡清晰的規劃藍圖。

垣曲縣的生態林是一座寶庫,保護和利用好這份珍貴資源讓其發揮更好的價值,是重中之重。在縣林業部門的牽頭下,通過國有林地托管的方式,國家公益林全部納入托管范圍,1.2萬畝省級撫育指標已下達,補助資金130萬元。通過撫育規劃,拓展林中空間,推動道路建設,發展林下經濟,鼓勵村民種植藥材、香菇、木耳,發展養雞、養牛、養蜂等養殖業,進一步發展采摘業,做生物多樣性的科普知識宣傳,不僅豐富了生態林的層次感,增加了群眾的獲得感,還為森林旅游和森林康養創造了良好條件。

核桃經濟林是垣曲縣“一縣一業”的主導產業,目前發展規模已達到30萬余畝。有了一定的規模,有了統一的品種,如何創品牌、強管理?如何推動核桃產業優質、高產發展?如何帶動起群眾投入的積極性?張海崗給出的答案是,打造一批核桃示范園,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應對市場,讓核桃種植戶吃上一顆“定心丸”。

通過“一線帶富”模式,垣曲縣成立舜鄉干果產業發展公司,主要從事核桃、花椒、干果種植、收購、加工、銷售,開展農業相關技術培訓,提供農業技術服務和信息咨詢業務。目前,建有日處理青皮核桃100噸的初加工生產線2條,加工車間1200平方米,核桃仁倉儲車間2100平方米,冷藏保鮮庫4000立方米,與皋落、長直、王茅、英言等8個鄉鎮簽訂核桃收購合同,涉及農戶5200余戶(其中,貧困戶2000余戶,產量5100噸),進一步延伸核桃加工鏈條,有效解決核桃銷售難、“賤賣”的問題,搭建了老百姓與市場的橋梁,解決了核桃無話語權的瓶頸,更提振了群眾發展核桃產業的信心。與此同時,張海崗還帶領林業部門技術骨干到韓城花椒研究所學習考察,學習田間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經驗,開展技術培訓,充實花椒技術員隊伍,為全縣6萬多畝花椒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在景觀林建設方面,結合國家級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圍繞通道林帶、村莊綠化、農田路網和農戶庭院綠化,按照“頭頂增蔭、腳下增綠、身邊增景”的思路,點面結合,在打造森林村莊上下功夫。目前,全縣已打造6個高標準森林村莊,成為全省森林村莊建設的一面旗幟。

心中有責 更有擔當

“擔當是關鍵,如果不積極擔當、敢于承擔責任,敢于直面矛盾,我想可能有些事情是干不成的。作為縣林業部門來說,如何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怎樣擴規模、強管理、創品牌、增收益,怎樣讓廣大群眾通過核桃經濟林增收,就是我們的主責主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配合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同樣是我們林業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垣曲縣“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上,張海崗如是說。

抽水蓄能電站、中電投風力發電、垣澠高速公路、小浪底引黃工程、新望旅游公路等項目是省、市重點推進的項目,為確保項目林地手續審批到位,縣林業局成立了以張海崗為組長的督查整治領導組,并成立4個工作組,抽調技術力量對全縣林地占用情況逐點核查,按照“不占、少占,占了以后盡快恢復利用”的原則,主動出擊,向上級進行匯報,對企業進行協調溝通,督促補辦林地占用手續,并及時進行植被恢復和生態修復,變被動為主動,化困難為機遇,為正在實施或將要啟動的重點項目林地手續全部辦了下來,有效保障了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為重點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了便利條件。

“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有的貧困戶雖然年齡偏大,但身體很好,責任心很強,參與護林的積極性很高,我們把身體健康的貧困戶擔任護林員和造林合作社隊員的年齡標準從60歲放寬到65歲。”張海崗說。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縣林業局大力實施“退耕還林一批、造林合作社帶動一批、護林員一批、林業產業化一批、干果經濟林帶動一批”的“五個一批”生態扶貧工程,在有效帶動貧困戶參與生態補償脫貧中彰顯擔當。

“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我們林業人肩上的使命很艱巨。”張海崗說,“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走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道路,按照縣委、縣政府推進‘全景垣曲、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森林撫育、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工程,把垣曲的生態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