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大力發展我市農產品品牌的建議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1-15

萬榮縣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民革萬榮支部主委楊駟民反映:近年來,我市品牌農業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運城蘋果”“萬保”“黃土情”等為代表的品牌名果,農業、果業部門先后制定了標準化生產技術流程,制定了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管理制度,實現了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等環節的標準化管理。同時,職能部門大力扶持生產企業品牌認證,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有了長足發展。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客觀要求,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選擇。

與此同時,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一是品牌意識不強。一方面,部分生產企業(各類協會、合作社、經紀人、種植大戶等)在品牌培育方面,缺乏長遠規劃,認為商標通過了注冊,就成了“品牌”農產品,追求高產量,忽視品質提升,不愿參加各種形式的宣傳推介活動。有的即使參加了相關的評比活動,獲了獎、成了名,卻將其束之高閣,未能借牌搶市;另一方面,部分特色農產品公共品牌尚未建立。同產地特色農產品在區域內具有類同和替代性,一品多牌,無序競爭,必然削弱同一產地特色農產品在市場中的美譽度和競爭力。目前,我市注冊的商標不少,真正突出的品牌很少,經營者各自為戰,攥不緊“拳頭”,形不成區域品牌合力。

二是品牌多、名牌少。我市農產品品牌數量達50多個,山西省著名商標僅有十幾個,全國馳名商標更少,市場整體競爭力不強。不少品牌農產品具備打造精品、名品的條件,但受產業政策、管理模式、資金、技術等客觀因素制約,未找到適合自身的品牌建設模式,無法真正獲得品牌實惠。如果這些品牌農產品走精品化道路,一定會贏得市場、創造好效益。

三是品牌農產品“走出去”能力不強。品牌的知名度要靠產品的產量和銷售規模來體現。沒有相應的產量和銷售規模,產品就不會有足夠的品牌認知群體,就不可能成為名牌,再好的商標也不會產生大的作用。據調查,大部分品牌農產品受產量、成本、品質、物流等因素影響,銷售渠道以商販地頭收購、批發市場銷售為主,打入大型酒店、商超的較少。市場競爭力不突出,與普通產品混搭經營,價格相差不大,品牌農產品優質優價無法體現。相當部分品牌農產品側重禮品銷售,僅靠節假日帶動,市場大都限于當地,沒能走出去。

為了推進我市品牌農業發展、發展現代農業,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政策引導。創農業品牌與創工業品牌一樣,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協調、組織和領導,尤其要發揮好政府各部門的職能作用,為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營造寬松環境。建議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經紀人、大戶等為主體,成立全市農業產業化促進會,制定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及行業規程,引導形成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我積累的良性機制。要探索建立名優農產品品牌儲備庫。農業、商務、市場監管等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協作,圍繞我市蘋果、小麥、蔬菜等優勢特色產業,搞好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名牌產品、馳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儲備庫,加快扶持培育。要整合、培育、開發商標資源,強化區域觀念,借助優勢資源,在全市錘煉整合一批區域農產品品牌,鼓勵從業者申請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重點扶持培育,打造“拳頭”產品,做大做強,做強做優。

二、高標準打造“三品一標”生產基地。基地建設是品牌的基礎。我市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優勢,具備發展農業“三品一標”(“三品”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一標”即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基礎。大力發展農業“三品一標”產業,有利于培育精品名牌,提高市場競爭力,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目標。要辦好示范點,以點帶面,全面帶動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產;要加強基地的生態環境建設,定期對生產基地的環境進行監測;要加強現代設施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基本建設,不斷提高和擴大培育品牌農業的基礎。

三、加大市場宣傳推介力度。要引導企業明確產品市場定位。及時分析農產品消費趨勢和競爭態勢,確定同一品牌下不同產品的市場定位,形成不同檔次農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要求的、有別于競爭對手的品牌定位。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