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1-04
算來我有三年時間沒去過厚民茶園了,但心里一直惦念著。近日與友人驅車直奔泗交,專程故地重游,半個多小時就到大澗口村了。
進入村子,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茶文化氣息,村牌就有關于茶的楹聯,村委大院還有關于茶文化的專欄。眼前一亮的是依托厚民茶園,大澗口村面貌煥然一新。尤其是開發了鄉土氣息濃郁的“農家樂”,山外來客可以品味農家飯菜,棲居農家屋舍,飽覽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此地被譽為“天然氧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游人置身此地無不心曠神怡,如果再品嘗幾杯釅釅的厚民晉茶,更會流連忘返了。
步入茶園,放眼望去,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幾年時間,這里變化太大了,由單純加工茶葉的茶園,蝶變成頗具詩情畫意、文化韻味濃厚的公園和花園了。
先看新建的品茗長廊,迎面是以北方嘉葉為主題的大型雕塑;左側為宣傳欄,是茶葉知識展示區;右側涼亭下有一排長條木凳,是品茶區;中間不大的一塊空地,則是茶藝表演區了。
茶園近幾年傾心打造了四個徒步休閑旅游項目。
紫藤屋,取自陸游的詩句《秋思》:綠樹村邊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
800米長的百草崖通道,蜿蜒曲折,通往連翹花園,沿途可以看到數十種叫不上來名字的植物,故名“百草”?!把隆笔且蝗硕喔叩耐裂?,每隔十來米,崖面上便嵌有一塊方形碑石,鐫刻著一首首古詩,不由得嘆服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和博聞強志。
遠觀500畝茶園錯落有致、起伏不平,四周重巒疊嶂、植被豐茂,近看一排排竹木大棚,在遮陽網的呵護下,嬌嫩可人的茶葉在山風中搖曳。我還注意到,茶園精心布局,見縫插針,空地上栽植了不少向日葵,為茶園平添了另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為觀看茶藝表演,我中途返回品茗長廊,意外的是,有幸見到了頗具傳奇色彩的“山西種茶第一人”陳厚珉老先生,老人鶴發童顏,低調內斂。我還見到了干練優雅的總經理陳曉園女士,她親自指導十幾個妙齡女子習練茶藝,跳古裝舞與現代舞,博得游客陣陣掌聲。
短短三年,今昔巨變,厚民茶園不僅僅是品種增多,由當初單一的綠茶,增添了紅茶、白茶、金銀花茶、酸棗茶等,更重要的是陳家父女與時俱進,銳意進取,探索農旅結合、茶旅結合的新路子,傾力打造集茶葉加工、茶藝表演與觀光旅游、休閑養生為一體的茶文化景區,且目前已初具規模,成效顯著。假以時日,茶園定會人氣爆棚,以它獨有的特色,吸引眾多游客。
厚民茶園美如畫,而百草崖盡頭的連翹花園就是畫作的神來之筆。遺憾的是,由于時間關系,我沒能前去欣賞,據說那里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且可以登高望遠、俯瞰四野,泗交風光盡收眼底。只能留到下次一飽眼福了,好在來日方長,后會有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