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19-10-31

▲10月28日,群眾在山西大劇院觀看展覽。 景斌 攝
運城晚報太原訊(記者 景斌)為提升運城國保知名度,讓更多人了解運城、走進運城,借大型鼓樂舞詩《大河之東》在山西大劇院演出之際,10月28日,運城市國保單位圖片展在該院開展。
運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資源異常豐厚。全市現存各類不可移動文物6729處,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共3351處。前不久,在國務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運城又新增12項,國保文物總量達到102處,居全國地級市之首,也是唯一的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突破100處的地級市。
此次展覽通過圖片的形式,將102處國保單位悉數展出: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元代壁畫精品——芮城永樂宮壁畫;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關帝廟——解州關帝廟;我國發現黃河天塹上的第一座古代早期要津橋梁——蒲津渡遺址;我國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建筑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的一座存世的唐代道教建筑——芮城廣仁王廟正殿;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它將人類用火的歷史推到距今180萬年前——西侯度遺址……諸多的文物以其獨特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而享譽華夏、名揚海外。
“這些珍貴的遺跡和精美的文物,飽經滄桑,閱盡人間春色,集中展示了運城五千年文明的輝煌。”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勝濤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過如此燦爛文明的古河東,也一定能夠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