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0-18
本報記者 喬 植 通訊員 那同生 王春蓮
在聞喜縣東鎮營里村,提起新一屆“兩委”干部,村民們都齊聲點贊:這一屆干部好樣的,他們為村民辦了好多實事!
營里村位于涑水河畔,歷史悠久,傳說中的董澤湖“董父豢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有碑文記載“營里村豢龍莊也……”宋朝時因駐扎兵營,故更名為“營里村”。全村現有3個居民組,耕地面積1232畝,178戶702口人,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年輕人主要在附近的侯馬、聞喜縣城及東鎮等地打工。
2018年年初,以李金才為書記、董旭峰為主任的村“兩委”班子上任后,下決心改變村里的落后面貌。針對村里的水泥路年久失修、破爛不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狀況,村干部組織鋪設了長1200多米、寬5米、厚10厘米的出村柏油路,耗資43萬元。為解決村民吃水難,新建高20多米的水塔一座,并配套新打300米深井一眼。
村里農業灌溉管道年久失修,到處跑冒滴漏,村干部跑上跑下,籌集資金,鋪設灌溉地埋管道1.4萬余米,僅深井與管道的投資就達15萬元。同時,村里還利用廢棄耕地,新建了村“兩委”辦公室、黨員活動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文化禮堂等,這一系列的實事,共用資金達300萬元。
為了籌集這些資金,李金才與董旭峰可是沒少費勁。面對資金缺口,他們與村干部們一起想辦法,發動村民捐款捐物,投義工出義勤,墊付材料費、工程款。李金才一年下來就給村里墊資金數萬元,僅建村文化禮堂就捐款1萬元。第二居民組組長董彥龍分管村里的水利工程,為村里整改線路也墊付了幾千元,還為組里修管道、修電力設施墊資。在村干部的無私奉獻精神激勵下,群眾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蘭州定居的丁秀蘭聽說家鄉新農村建設捐款,慷慨解囊1.3萬元,在西安上班的劉江積極捐款5000元……
如今,營里村的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上,排排柳蔭,盞盞路燈,鳥語花香……村民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他們深信,今后的營里村在村“兩委”的領導下,會變得更加美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