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劉凱華 王 斌時間:2019-10-16
深秋時節,正值蘋果采摘季,走進萬榮,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汾陰大地一派豐收景象。10月8日,在萬榮縣高村鄉王里村優質蘋果示范園里,園主郭印西推著一車剛采摘的蘋果走出果園,臉上洋溢著笑容。自2009年起,郭印西嚴格按照有機蘋果流程生產,其生產的雙套袋“果姑娘”,在中國蘋果首次出口美國時,隨著華榮果業公司漂洋過海遠“嫁”國外。過去10年里,郭印西靠著自己的果園,蓋起新房子、買了小轎車。而像郭印西這樣的故事,在萬榮還有很多很多。
作為農業大縣,蘋果一直都是萬榮縣農民的支柱產業。“一口萬榮果,三日未絕香”,說的正是萬榮的蘋果。然而,隨著近年來國內蘋果產業迅猛發展,“同質化”蘋果也越來越多,已經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如何破解這個難題,萬榮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技術為王
萬榮縣位于黃河與汾河交匯處,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這里空氣質量優良、生態條件優越,再加上日照長、溫差大的氣候特點,為水果生產提供了絕佳的生長條件。
“萬榮縣在發展果業上,瞄準國際市場需求,選擇一批適合全縣氣候、土壤條件,優質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進行更新換代;加強與農業院校、科研院所聯姻合作,開展以新品種試驗地、新技術示范園、新模式展示區等為主要內容的產學研基地建設。”萬榮縣果業中心主任任大偉說,“這里是世界上最適宜栽培優質蘋果的生態區之一。”
長期以來,萬榮縣十分重視蘋果的生產管理技術,大力推廣“大間伐、雙套袋,強拉枝、高光效,有機肥、生物藥”等果業技術,加強土肥水、疏花保果、病蟲害綜合防治、果實成熟期精細化管理和采后分級、貯藏、銷售等配套技術。
“我們萬榮縣對于果業發展舍得投資。”任大偉說,“縣里每年設立基金1000萬元,用于果業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和引進推廣經費支出。”在萬榮縣,依靠院校科技的有力支持,全縣的技術隊伍不斷壯大,先后培養出1010名鄉土技術骨干。技術骨干每人再幫帶5名技術能手,形成了“戶戶有科技當家人、村村有技術指導員,鄉鎮有坐診土專家、縣里有科研院校教授”的果業技術推廣服務應用體系。
“果業的定位就是生產優質高等的萬榮蘋果。”任大偉表示,為了確保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上不出問題,他們要求果農在源頭嚴防死守,嚴格出口農產品標準監督檢查,推進內外銷售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一流的生長環境加上一流的技術保障,生產出來的蘋果無疑是高品質的:15%左右可溶性固化物,富含人體必需的十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C、B、E等營養物質,外表紅、光、亮、美,內質香、甜、脆、嫩,讓人贊不絕口。萬榮所生產的蘋果色澤鮮艷、個大形正、果面光潔、皮薄肉脆、酸甜適口,而獨特的區位優勢加嚴格的精細管理,便是其中的奧秘。
品牌重塑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讓萬榮蘋果走得更遠、賣得更好,當地政府極具前瞻性地考慮到品牌重塑問題,他們與果業中心合力打造果業新態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大水果標準示范基地建設力度。
近年來,萬榮縣在出口水果標準化生產、出口創匯、宣傳營銷等方面不斷發力,從“水、電、路、網”基礎設施配套、構建集良種培育、品種展示、科技服務、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餐飲休閑、觀光采摘等于一體的循環發展模式,打造萬榮的桃果文化主題公園。
“不斷健全完善生產設施條件、蘋果品質、加工轉化產業集聚、技術集成水平、營銷體系、綠色發展、帶動農民、產業融合、政策支持、組織管理為特點的果業示范園。”任大偉介紹,打造建設產業特色鮮明、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對形成鄉村發展新動力、農民增收新機制、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有著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目前,當地創建了20萬畝“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范區”、5000畝精品蘋果示范園區和2萬余畝的有機蘋果轉換認證果園。通過示范區、試驗區的輻射帶動,逐步在形成一批集種植生產、加工轉化、觀光休閑、采摘體驗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發展,不斷得到發揮著“智慧果業”的功效。
“萬榮地域文化十分豐富,其中,‘笑話文化’聞名全國。生長在萬榮這片快樂土地上的蘋果,聽著笑話長大,快樂是最獨特的基因。我們敏銳地把握住了萬榮蘋果這一特質,策劃設計了萬榮蘋果區域公用品牌。”任大偉說,蘋果本身就與“快樂”存在著天然的聯系。從市場的角度而言,消費產品其實也是在消費一種文化,蘋果意味著“快樂”,而“快樂”和蘋果之間息息相通,也就是說,消費蘋果就等于消費“快樂”。
“我們采用的就是‘智慧果業+蘋果文化’這樣一種模式,讓萬榮縣的果業品牌在示范園區的影響下不斷做大做強。”任大偉說。
“下一步,我們會鼓勵更多的企業做國際貿易,把更多以蘋果為主的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借助‘一帶一路’,把蘋果賣得更遠、賣得更好。”任大偉說。
走向世界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萬榮蘋果品牌已經走出區域、走遍全國、走向世界。
“發展出口創匯農業,是我市發展現代農業的一條根本出路,也是解決農業大而不強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2018年,市委書記劉志宏在運城市委四屆三次全會上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農產品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大打“運城牌”,通過進軍國際農產品市場,淬煉出運城享譽國際國內的農業品牌。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萬榮蘋果已出口到5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2010年,萬榮蘋果在山西省第一家出口加拿大;2011年在山西省第一家出口澳大利亞;2015年6月2日代表中國蘋果第一家出口美國,實現了中國從1998年就開始實施的蘋果輸美計劃,這是歷經17年艱苦談判和多輪磋商的結果。“美國市場是世界蘋果市場風向標,也是質量標桿。正因如此,中國蘋果首次出口美國,意義重大。”任大偉說,在中國,出口澳大利亞的蘋果有四成來自萬榮。
“用出口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用標準化引導農產品提質增效。”任大偉介紹,最近幾年,萬榮縣圍繞加快優質農產品出口生產下足了功夫。“我們全縣水果面積60余萬畝,現代農業龍頭企業達到30家,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基地達到30萬畝,出口農產品總量達到10萬噸,農產品出口企業達到15家。”任大偉說,萬榮縣現在基本形成優質農產品出口貿易營銷體系。
隨著萬榮蘋果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萬榮蘋果在市場中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顯著提升,今年1月至5月,萬榮縣出口水果10330.6噸,創匯1107.8萬美元。下半年,該縣蘋果出口將會源源不斷地“漂洋過海”創外匯。
10年風雨路,果業發展不松勁
2009年到2019年,彈指一揮間,舊貌換新顏。萬榮果業人勠力同心、開拓創新、創造了萬榮果業10年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
回溯10年歷程,總有一些生動的注腳,激蕩歷史、印證今昔。
——2009年中國國際果蔬展覽會上“孤峰山”牌蘋果被評為“中華名果”。
——2010年獲得了山西省出口加拿大的第一張“綠卡”。
——2011年代表山西省成功進入澳大利亞國際高端市場。
——2012年,萬榮文化果榮獲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暢銷產品獎”,在首屆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上榮獲“綠色環保獎”,被商務部選送到阿聯酋參加國際特色商品展,被國家工商總局核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評為中國品牌文化十大范例。
——2014年全國出口澳大利亞的優質蘋果中有四成來自萬榮。
——2015年,萬榮蘋果代表中國蘋果首次進入美國市場,國內首份鮮蘋果地方標準《萬榮紅富士蘋果地方標準》(DB/T1069-2015)發布實施。
——2016年,萬榮油桃代表中國首家進入澳大利亞;萬榮蘋果以品牌價值25.04億元榮登“2016中國果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位列山西蘋果品牌價值第一名。
——2017年,“萬榮蘋果”被認定為“山西省著名商標”,代表山西參加全國“商標富農和運用地理標志精準扶貧十大案例”評選活動,榮獲蘋果類第一。“萬榮蘋果”榮獲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稱號,獲準使用“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標志,使得“萬榮蘋果”擁有了一張綠色通行證和生態通行證。
——2017長沙第三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上萬榮蘋果28.42億元,入選“2017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穩居山西第一,位列全國第七。
——2018年9月“2018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上,“萬榮蘋果”亮相“2018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展現了作為萬榮果業大縣的“蘋果文化元素”,被中華商標協會評為“2018年度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在長沙舉辦的“2018第四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第二屆中國(長沙)優質果品博覽會、二屆全國果業扶貧大會暨貧困地區果品產銷對接會”上,萬榮蘋果獲“2018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30.65億元。
一串串數據,一項項成果,是萬榮果業10年發展的足跡。去年以來,萬榮縣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全面落實“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發展戰略和“一區五帶”產業布局上,搶抓以優質出口水果生產基地為主的峨嵋嶺經濟帶建設機遇,緊盯全市“百萬畝出口農產品基地建設、百萬噸出口農產品總量、100家出口農產品企業”、“三個一百”建設目標,積極構建果業產業,加快優質農產品出口生產、檢驗檢疫檢測、出口貿易營銷“三大體系”建設,強力推進產業發展,萬榮果業又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