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賈海燕時間:2019-08-16
南大里鄉趙村位于夏縣以北13公里處,是一個東傍山、西臨川的半山區村莊。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540戶2060口人。其中,51名黨員,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142人。全村耕地面積2800畝,主導產業是設施蔬菜和雙季槐。近年來,趙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破零”開始,一步一步增長到2018年年底的14.57萬元,趙村也成為南大里鄉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典型示范村。是什么力量讓趙村發生如此之大的變化?筆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走訪。
發展村集體經濟,黨建引領是關鍵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窮家難當,一直是制約趙村發展的“瓶頸”。過去,由于村“兩委”無錢辦事,導致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有心無力。趙村黨支部書記丁元柱感慨頗深:“過去大家都窮慣了,麻木了,干農活也帶著盲目性,農閑時基本上是靠打牌閑聊打發日子。村里想為大家辦些實事,真叫一個難。我們村干部下決心要破繭而出,改變這一面貌。”
發展村集體經濟是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村“兩委”干部經過再三討論研究,決定按照“立足實際、因村制宜,選對產業、大膽實踐,精準發力、帶動致富”的工作方法,以黨建引領發展,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擺上重要位置,選準富民強村的路子。村兩委干部逐戶走進群眾家中,并召集老黨員、老干部、村里的致富能人征求意見。大家一致認為,根據趙村土地肥沃、水源便利、地理條件優越的實際和市場需求,種植大棚蔬菜是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的好產業。可是,趙村祖祖輩輩沒有一戶種植過大棚蔬菜,更談不上種植經驗,怎么辦?村黨支部召開種植大棚蔬菜專題會議,集思廣益,破解難題。與此同時,村黨支部還組織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20余人,前往山東壽光考察學習,開闊視野。
發展村集體經濟,走好路子是重點
在壽光農村干部學院,趙村20余名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聆聽了濰坊科技學院原副院長薛彥斌講授的“壽光模式”特色課程《壽光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經驗與做法》;在壽光市三元朱村,考察學習大棚蔬菜的發展歷程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方法。他們還實地學習了壽光大棚建設、蔬菜種植技術、蔬菜種植模式、批發市場經營、技術研發推廣等特色發展經驗,并先后到壽光昭陽農業有限公司、壽光市扶貧蔬菜產業園、壽光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范區取經問道。通過學習取經,大家開闊了視野,堅定了發展大棚蔬菜帶動村民致富的信心。
考察學習歸來,趙村黨支部結合學習經驗,根據本村實際情況,緊緊圍繞“三基建設”和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十大專項行動,突出黨建引領,嚴格黨內政治生活,聚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采取“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百姓行動”和“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狠抓產業結構調整,打造高標準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大膽嘗試“支部+集體+基地+農戶”的產業帶動模式,實現黨建引領、集體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初步形成“支部引領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局面,奏響了“集體經濟進行曲”。
發展村集體經濟,村民致富是根本
趙村黨支部在村南規劃建設了1000畝集觀光、采摘、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高標準、智能化設施蔬菜示范園,并探索走出黨支部+園區+合作社+基地+農戶的“5+”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
示范園總規劃建設高標準智能化日光溫室70棟,總投資3000萬元,分3期完成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建設完成,共建設溫室30棟,每棟長度90米、跨度24米(室內跨度16米)、高度7米,室內種植面積2.16畝。以種植西紅柿計算,每棟溫室預計年產量可達20000公斤,每公斤按4.5元計,每棟溫室年可實現產值9萬元。一期工程總投資600萬元,其中利用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撬動資金85萬元,建設14個高標準日光溫室。經過村“兩委”和村民代表研究議定,撬動資金建造的14棟溫室,以每個2萬元的價格全部承包給群眾,年收益可達28萬元,50%用于貧困戶分紅,9戶21人兜底貧困戶每戶增加1000元分紅,其余部分作為集體收入,用于擴大再生產。
“今年,我投資了13萬元新建這棟溫室,村干部為我協調了5萬元貸款。這樣的溫室溫度高、產量也好,估計一年下來能收益八九萬元。”趙村貧困戶郭煥合對脫貧致富很有信心。
趙村緊盯高端市場,壯大集體經濟,全力打造“夏鮮”蔬菜品牌,成立鼎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吸收王文高、郭煥合、郭滿合、丁福俊和王永合5個貧困戶為合作社成員,并為3戶貧困戶分別協調貸款5萬元,幫助新建溫室3棟。合作社采取“六統一”管理方式,即統一建造溫室、統一種植品種、統一供應農資、統一技術規程、統一采收包裝和統一品牌銷售,實現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運行模式。通過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進一步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基層基礎,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全村實現同步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