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8-15
◆相繼從山西水校和山西財經大學畢業的董麗慧、董慧勃姐妹,完全可以選擇在城里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但她們毅然決然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山村,繼承父親的花椒事業。
◆2016年,董慧勃畢業返鄉后,和姐姐一起,利用學校學到的知識,結合合作社實際,解決基地面積較大、人工作業效率較低、管理比較粗放、最佳管理期把握不好等具體問題。
◆有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姐妹倆正不懈努力,使家鄉的花椒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椒農收入不斷增加,讓紅彤彤、麻滋滋的花椒成為平陸人民的致富果。
來到有“三千溝壑”之稱的平陸曹川鎮下坪村靳家辿自然村,山道旁、曬場邊、溝坡上,紅彤彤的花椒掛滿枝頭,空氣里彌漫著撲鼻的清香味兒,這便是平陸縣眾達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千畝種植基地。
初見董麗慧、董慧勃姐妹倆,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她們與干彎枝曲、菱刺渾身的花椒樹聯系起來。但她們的確支撐起了這個大山深處的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了全縣的花椒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女承父業
姐妹倆的父親董五科,生于1961年,屬于那種思想比較解放的人。改革開放初期,他率先在當時還是鄉政府所在地的下坪街頭,開起了木器加工廠。
下坪撤并鄉鎮后的2000年,董五科承包了原鄉政府的下坪、垣坪、花嶺林場。他說:“我們這里,屬黃土殘垣溝壑區,土壤屬于粘壤土,土質條件好,且氣候獨特,光照充足,年無霜期長達235天,年降雨量550mm左右,非常適合花椒種植?!?001年,他投資10萬元,除荒造地1000余畝,栽植花椒苗8萬余株,建起了千畝花椒示范基地。從2002年起,他累計投資90余萬元,鋪設基地道路,實施電路改造,硬化花椒晾曬場地,建設花椒烤房、蓄水池,鋪設水管管道、安裝水龍頭,不斷完善基地的基礎設施。2017年,他爭取縣扶貧開發項目資金10萬元,新建了花椒大棚,購置了花椒烘烤、篩選設備,使基地初具規模。
2006年,董五科栽植的千畝花椒開始掛果。2010年,進入盛果期,產量和收入也較為可觀。相繼從山西水校和山西財經大學畢業的董麗慧、董慧勃姐妹,完全可以選擇在城里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是她們毅然決然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山村,繼承父親的花椒事業。
姐妹同心發展合作社
看到父親的花椒產業漸成氣候,2008年畢業回鄉的董麗慧完善整理資料、打理花椒生意,通過幾年的努力,幫助父親于2013年成立了平陸縣眾達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此,平陸下坪的花椒產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也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之后3年,合作社依托規模優勢,堅持誠信為本、質量為先,統一銷售,逐漸吸引了更多花椒客商,使本地的花椒收購價穩定在一定區間,略高于周邊區域,降低了群眾自主生產銷售的風險,增加了收入。
2016年,董慧勃畢業返鄉后,和姐姐一起,利用學校學到的知識,結合合作社實際,解決了基地面積較大、人工作業效率較低、管理比較粗放、最佳管理期把握不好等具體問題。為了改變干花椒晾曬、篩選方式,姐妹倆積極嘗試使用電力烘干設備,使烘干花椒等級保持穩定。她們倡導在具備條件的土地上使用農用機械,提高管理效率,節約人工成本。同時,倡導減少農藥、化肥使用,施用有機肥和葉面肥,減少農藥殘留,提高花椒品質。銷售上,她們嘗試利用網絡平臺,聯系更多外地客戶到當地,增加銷售渠道,擴大銷售面。在土地高效利用上,發展林下循環種養,僅在部分林間空地上種植連翹,每畝地的額外收益增加不少,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病蟲害防治方面,對發生病蟲害的樹木進行觀察,并咨詢專家、查閱論文和期刊等,用防治藥物進行試驗,解決了病蟲害致樹木過早死亡、延長了樹齡。
一分努力,一分收獲。目前,他們的花椒產業一年純收入高達280余萬元。“花椒姐妹”聲名鵲起,干成了很多男人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業。
帶動村民致富
如今,合作社已經吸納社員53戶,其中貧困戶達到35戶,花椒種植面積達到1380畝,帶動周邊區域農戶種植花椒4000余畝。僅她們家的千畝基地,每年就為貧困戶和年紀大的村民增加務工收入100余萬元。
合作社的椒農收入十分可觀。社員張天祥說,他今年69歲了,老兩口種植了8畝花椒,保守一點說,每年純收入也沒有下過5萬元。61歲的呂可銀說,他家種了3畝花椒,年收入就沒有低于2萬元,看到花椒產業的前景,去年他家又栽了5畝幼樹。社員的帶動效應十分明顯。姚家坪自然村59歲的靳平寬和58歲的呂可勝,非合作社社員,都是兩口人在家,他們種植的花椒都在10畝以上,而每年的純收入都保持在10萬元左右。
在她們的影響下,平陸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制定并采取了“縣東干果林,縣西雨露香、沿河大棚菜、美麗鄉村游、技能大培訓”的脫貧攻堅決策和措施,全力推廣優質花椒種植。平陸縣農村農業局局長梁永杰說,目前全縣花椒種植面積近6萬畝,花椒成了以曹川、坡底、三門3鄉鎮為主,向全縣沿山地區輻射的一項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對鞏固脫貧成果意義深遠。
為把花椒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效益,董五科說,姐妹倆正在爭取與大專院校進行合作,提升花椒田間管理科學程度和花椒的提質增效,爭取花椒系列產品的深加工轉化增值項目。同時,改善花椒的貯藏和運輸條件,對產品進行認證,提高花椒利用率和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策略,她們與各超市、火鍋店、調味品店聯系,通過免費郵寄品嘗等活動,讓顧客對產品增進了解和信賴,擴大銷售面。在科學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為本地椒農提供一站式服務,從苗木、種植、施肥、施藥、修剪、采摘、貯藏、包裝、銷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進行資源整合,實現互利共贏。
有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姐妹倆正不懈努力,使家鄉的花椒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椒農收入不斷增加,讓紅彤彤、麻滋滋的花椒成為平陸人民的致富果。 翟戰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