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王文軍時間:2019-08-01

劉志宏主持座談會并講話 記者 雷哲俠 攝
本報訊(記者 王文軍)7月31日,市委書記劉志宏主持召開全市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座談會。他強調,中醫藥事業關系民生福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中醫藥工作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運城中醫藥文化和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著力打造國家級品牌,加快推動運城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市領導喬登州、陳竹琴參加座談會。
我市中醫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中醫藥事業發展迅速,擁有一批全國、全省名醫和中醫流派。近年來,市委強力打好“特色醫療牌”,制訂出臺《運城市特色醫療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成功舉辦首屆特色醫藥交易博覽會,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著力強化中醫醫院建設,啟動特色醫療城項目建設,我市中醫藥事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各類中醫醫療機構200余所,名老中醫200余人,中醫藥種植面積100萬余畝。全市累計創建130所省級中醫藥特色鄉鎮衛生院、12所省級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率達93.4%,居全省首位。

市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座談會 記者 雷哲俠 攝
座談會上,12位名老中醫代表圍繞打好特色醫療牌,從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中藥材深加工、中醫藥宣傳等方面,以不同的視角、專業的眼光,為加快推動運城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劉志宏仔細傾聽,認真記錄,并不時插話詢問。
劉志宏指出,中醫藥是運城的一大特色,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發展基礎。運城中醫藥文化厚重,具有中醫藥的全產業鏈條,特色醫療很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獨特優勢,影響力很大。康養產業是未來醫藥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中醫藥注重辨證施診、整體治療,用哲學的理念對人進行綜合性的強身健體、舒筋活絡,符合以綠色健康、預防保健為主的康養產業大方向,是最熱門、最有潛力的產業。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傳承中醫文化內涵,在繁榮振興中醫藥事業上作出運城貢獻。
劉志宏強調,打好特色醫療牌最重要的是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要立足運城中醫藥資源優勢,把特色醫療作為一個大產業來抓,走“中醫﹢康養”融合發展之路,打造從藥材種植、藥品加工、特色醫院到健康養老的全產業鏈,使運城成為全國知名、在中部地區享有盛譽的特色醫療輻射圈。要加快優勢藥材新品種選育,創建中藥材種植示范園,打造運城中藥材品牌;加大招商力度和融資平臺建設,引進社會資本投資我市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大力開發中醫藥與康養服務相結合的產品,推進中醫藥與養老、旅游、文化深度融合發展,產生一批適應市場與健康需求的新產品、新業態。
劉志宏指出,要努力把運城中醫藥打造成國家級品牌。持續辦好特色醫藥交易博覽會,提升辦會標準,進一步提升運城特色醫療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加快申請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全面提升中醫藥人才競爭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打造中醫藥健康服務新模式;加快特色醫療城建設,進一步整合醫療資源,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推動醫療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加強鄉鎮和村(社區)中醫大夫的人員配備,不斷擴大中醫藥服務的覆蓋面。要充分發揮名老中醫在全市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領頭雁”作用。大力宣傳運城名老中醫的精湛技術、獨特療效等,使我市名老中醫在全國產生更大的影響,形成品牌優勢;更加注重發揮名老中醫的“傳幫帶”作用,通過名醫講學、名醫會診、名醫立著、名醫講座等形式,傳承學術精要和醫術精髓,推動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領導,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和措施,完善扶持保障機制,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