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劉 杰 董戰軒時間:2019-07-23
每年陽春時節,聞喜縣郭家莊鎮七里坡的萬畝山楂花競相怒放,瑩白似雪,花開如海,花海與遠山、村落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當地連續4年舉辦的山楂花節,以花為媒,以節會友,吸引八方賓朋賞浩瀚無邊的山楂花海,品沁人心脾的山楂花香,觀精彩紛呈的民俗活動,嘗獨具特色的農家小吃,親身感悟生態優、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新風貌和新形象。
說起這連年讓郭家莊鎮大放異彩的山楂和山楂花節,就不得不提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山西省勞動模范、聞喜縣半山腰山楂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玉仙。她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讓分散種植山楂的村民抱團發展、規模經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她注冊山楂品牌、參加世界農博會、舉辦山楂花節,讓小小的山楂果名氣大振,成為鄉親們眼中的“致富果”。
聞喜縣郭家莊鎮山楂種植發端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多為農戶零星種植,產業難成氣候。直到2009年,擔任七里坡村村委會主任的李玉仙看到村民們在地里忙活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就尋思帶領村民大面積種植山楂,通過規模發展提高效益。同年11月,李玉仙牽頭成立了聞喜縣半山腰山楂種植專業合作社,逐步引領郭家莊鎮的山楂種植、儲存、加工、銷售走上了規模化道路。
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奮斗,半山腰山楂種植專業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最初的8戶社員發展到如今的189戶社員,注冊資金198.5萬元;山楂種植面積由300畝發展到6000余畝,輻射帶動周邊農民3000余戶,年產鮮山楂5000萬公斤,畝年收入4000元以上;引進山楂去核切片生產線,年加工山楂制品50萬公斤,山楂糕、山楂片、山楂飲等深加工產品暢銷國內市場,年產值達1.2億元。與此同時,為緩解社員銷售難的問題,該合作社又斥資數百萬元,先后建起了儲貯庫8座,年儲貯鮮山楂150萬余公斤;速凍庫1座,年儲貯凍山楂50萬公斤,形成了集種、產、儲、加、銷于一身的山楂產業服務經營模式。
在李玉仙的帶領下,聞喜縣半山腰山楂種植專業合作社先后在首屆黃河金三角農產品博覽會上榮獲“名優產品獎”;在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博覽會上榮獲“產品暢銷獎”;被省農業農村廳授予“省級示范社”;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國家級示范合作社”。其山楂基地被農業農村部認證為“農產品地理標志”;被中組部、農業農村部授予“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基地”。
在夯實產業根基的同時,李玉仙帶領合作社社員不斷創新,立足品牌建設,讓聞喜半山腰山楂聞名全國,走向世界。
——2015年9月,李玉仙受邀參加在波蘭舉辦的國際農博會。她帶去的聞喜半山腰山楂,是農展會上唯一的山楂產品,受到外國專家及客商的一致好評,紛紛希望與合作社簽訂出口合作協議。
——2017年5月,李玉仙受邀參加在意大利舉辦的國際展銷會。展會期間,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官員和專家在半山腰山楂展臺前駐足觀看,對產品贊不絕口。
然而,李玉仙對于所取得的成績仍不滿足。為了延伸山楂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李玉仙于2016年又張羅起了山楂花節。至今,聞喜縣郭家莊鎮山楂花節已連續成功舉辦4屆,七里坡村逐步邁上了山楂文化和鄉村生態旅游結合發展的道路。
2017年8月,李玉仙與漢廣集團運城分公司簽訂了藥用山楂片深加工合同,新建了一條全封閉、自動化山楂切片生產線,年產山楂片200噸。2017年9月,李玉仙在半山腰山楂基地上建起了全省首家智慧農業種植環境測控系統,確保山楂生產始終處于可測控、可追溯的良好生態環境。2018年,半山腰山楂種植專業合作社“七里坡富硒山楂”被認定為“山西省功能農產品品牌”。
2019年,李玉仙帶領合作社在省、市、縣林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發動群眾,結合磨盤嶺綠化,實施山楂品種多樣化種植,先后在七里坡、堆后、太平莊、下七里坡發展種植大金星、超大五棱、七月紅、八月紅等品種4000余畝。同時,充分發揮“鄉土人才”作用,運用“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統一驗收”的“三統一”種植管理體制機制,提高山楂苗木成活率。除此之外,她還積極推進山楂產業和鄉村生態旅游有機結合,與中國科學院、中國食品研究所聯合研發山楂酒、山楂醋、山楂飲料、山楂茶片、茶片粉、山楂丸等山楂系列新產品。
多年來,李玉仙依靠“合作社+公司+科研+農戶+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讓“七里坡”牌山楂享譽神州大地,讓半山腰山楂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使農民在山楂上獲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田野里收獲著希望和幸福。
“我和山楂的緣分才剛剛開始,我將繼續帶領合作社、帶領鄉親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談及未來,李玉仙信心滿滿。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