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7-22

▲志愿者參觀“一個受歡迎的農業技術夜校”紀念館 王棉 攝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棉)7月18日,鹽湖區60余名學生及家長,在運城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志愿者的陪同下,來到龍居鎮西張耿村,參觀農業技術夜校,開展志愿服務。
當天上午,60余名學生及家長、志愿者走進西張耿村,在“一個受歡迎的農業技術夜校”紀念館,了解村莊歷史發展和黨建帶動鄉村振興情況,參觀了圖書室、議事室、德孝文化墻、文化專欄、圖書室、黨員活動室、文化學習課堂。他們在講解員的講解下了解當年夜校成立、發展等情況,并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集體宣誓,在道德講堂觀看了農業技術夜校宣傳片。
參觀結束后,孩子們分為兩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一隊陪村里老人聊家常、為老人表演節目,另一隊前往文化廣場清理廣場周圍垃圾。
“經過參觀學習,我覺得受益匪淺,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更應該弘揚傳統德孝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牢固樹立愛國意識,用知識的力量振興中華。”學生孫一樂說。
西張耿村農業技術夜校,于1955年12月27日,被毛主席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文中給予充分肯定。西張耿村是我省新農村建設生態村的代表,農業技術夜校在上世紀50年代掃除文盲運動中貢獻突出。村民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到夜校學習農業技術和文化,全村的糧食產量和農民的文化知識都有了質的提升,成為全國的學習典型。
如今,西張耿村黨支部帶領該村黨員群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征程中,傳承西張耿村夜校精神,積極開展科普宣傳,不斷加強村民健康素養、法制意識、誠信理念、生態發展意識培訓,教育引導村民學科學、用科學。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