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山西(夏縣)衛夫人書法藝術節綜述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7-15

盛世歡歌,千載夏都煥新貌;以文會友,八方聯墨頌榮光。值此偉大新中國即將迎來70華誕的關鍵時期,7月9日至13日,“厚韻夏都·文化瑰寶”山西(夏縣)衛夫人書法藝術節隆重開幕。

賞名家書畫、攬條山勝景、聽忠孝故事、促經濟發展……在省文聯的指導下,夏縣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以書為媒,在古老厚重的古都奏響了一曲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歌。這是夏縣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是認真落實市委“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總要求,挖掘弘揚“三大資源”“六大文化”,助力大運城建設“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的具體行動,對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和大運城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記者 常永強 景斌


以書為媒,品鑒書法之美

丹筆豪情唱大風,華章翰墨起河東。

肇源于夏縣的“衛門書派”,以衛夫人為代表,家學相傳、四世不墜,長達百余年。他們勇于變革書學傳統,大膽開創書體新風,所體現出的以經世致用為導向的學術追求、以文化擔當為己任的價值取向,當之無愧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斯文正脈,至今仍彰顯出強大的時代魅力和價值。

首屆“衛夫人獎”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厚韻夏都”全國楹聯書法邀請展、“溯源傳承”衛氏后裔書法展是此次山西(夏縣)衛夫人書法藝術節的“重頭戲”。

首屆“衛夫人獎”書法篆刻作品征集評審活動工作從2018年11月25日發布征稿啟事起,到2019年3月25日截止,先后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臺灣,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國家6000余人7636幅書法作品,包括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其中,冊頁153本、篆刻318幅、長卷140幅、書法作品7025幅。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夏縣的人文風情、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以及全面反映了近年來夏縣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新成就。

經過嚴格評審,精心篩選,主辦方評出入選作品393幅,其中,優秀作品20幅、入展作品203幅、入選作品170幅。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為首屆“衛夫人獎”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題標?!般逡幻}清泉,洗心當伴瑤池月;循千年圣跡,習墨宜臨古夏風?!敝袊鴷鴧f副主席陳振濂為此次藝術節撰寫的楹聯,高度贊揚了衛夫人的書法成就。

“溯源傳承”衛氏后裔書法展共收到17位衛氏后裔的68副作品。作為衛氏后裔,現任運城市書協主席的衛立鈞,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榮獲中國書協“2011年度書法進萬家”先進個人、2017年“中國書畫十大人物”等榮譽。一字一世界,一筆一精神。他說,通過舉辦藝術節,希望能更好傳承先賢的書法藝術,繼承光大“衛門書派”,為大力弘揚書法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千載重農桑,中華運祚從自始;一城堆錦繡,勝地民風自古淳。”“夏自何來,從大禹門前嫘娘手里;都由誰建,看瑤臺天降杏樹花開?!薄昂耥嵪亩肌比珖郝摃ㄑ堈股希?25副歌頌夏縣整體風貌、描繪夏縣各個特色旅游景點、頌揚夏縣歷史名人的楹聯佳作,讓人們透過字里行間感受到了夏都之古與夏都之美。

為籌備此次楹聯展,主辦方從2018年11月份開始,經過三個多月的征稿活動,收到了來自全國30個省市及海外3個國家和地區共計1700余幅楹聯作品,然后從中挑選出125副優秀作品,由國家、省、市書法名家書寫,形成楹聯展出。

省書協主席石躍峰說,三大展覽的作品內容豐富,立意高遠,書法筆走龍蛇、酣暢灑脫;篆刻雄渾滋潤、婀娜曼妙;楹聯用詞優美、韻律合拍,是一場名符其實的藝術盛宴。

黨的十九大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書法家協會專業委員會工作處處長鄭培亮出席開幕式時表示,要深入挖掘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價值,搭建書法事業發展平臺,組織豐富多彩的書法活動,讓全社會了解書法、喜愛書法蔚然成風;要傳承好“衛門書派”這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使之薪火相傳,后繼有人;要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寬大的胸襟,博采眾長,使書法藝術這朵奇葩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姿。


以書為媒,享受生態之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上世紀50年代,夏縣就以“四旁綠化”名揚全國。近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思路,一張藍圖繪到底,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強縣,持續擦亮“全國綠化模范縣”的金字招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5.8%。2018年,夏縣被評為全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名縣”。

如何享受夏縣的生態之美?除了置身其中,人們從此次“人文夏縣、生態夏縣”攝影展亦能管窺一二。

一張張照片,凝結一個瞬間;一張張照片,蘊含一個故事;一張張照片,還原一段歷史。

“人文夏縣、生態夏縣”攝影展,從去年11月起征稿,至今年3月截止,經過四個多月的征集活動,主辦方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攝影愛好者1000余幅作品。

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人文夏縣、生態夏縣”主題風貌,主辦方從1000余幅作品中篩選出176幅入圍作品進行布展,進而從176幅入圍作品中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50幅及76幅入圍獎。

一等獎《富澤之地》由組照、航拍片等四幅作品組成,反映早春的夏縣,萬物復蘇,楊柳吐綠,生態夏縣蓄勢待發,白沙河濕地公園在沒有樹葉的遮擋下,山與樹、山與水、大自然與人文建設景象,線條更加清晰,自然美觀,給人以心曠神怡舒適之感。

二等獎《科技興農喜豐收》以日光溫室里反季節彩色西瓜為創作素材,緊扣攝影大賽主題,焦點突出,虛化前景,反映了綠色夏縣農民科技興農取得的豐碩成果。

三等獎《超越新時代》航拍于水頭鎮興南周圍,聚焦飛速的“和諧號”動車穿梭在桃花盛開的鳴條崗,此地正是夏縣數萬畝油桃基地,不但反映出夏縣特色農業和生態之美,更有開放的夏縣正駛入快車道和超車道的寓意。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攝影藝術家用光與影完美結合的方式,讓人們感知到了夏縣的“生態之美”。

百卷書作,印證著歷史和未來;顆顆丹篆,見證著過去和現在。磅礴大氣的四展聯辦,讓省文聯副主席韓清波贊嘆不已,這必定會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為夏縣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基礎;必定會進一步促進文化事業發展,將豐厚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必定會成為夏縣書法發展史上一件大事、喜事、盛事,成為宣傳夏縣、推介夏縣、展示夏縣的有利抓手和重大舉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以書為媒,感悟奮斗之美

連日來,位于夏縣文化中心廣場的非遺文化及文房四寶展銷區,人流如潮。石橋莊手工布鞋、嫘祖香包、蘇莊手工花饃、桃木雕刻等國家和省市級非遺文化產品琳瑯滿目,各具特色。其中,來自夏縣的藝術葫蘆雕刻藝人裴唐宇,結合此次書法藝術節制作的系列文化產品成為展區的一大亮點。

夏縣葫蘆藝術傳承人裴唐宇告訴記者,他們為這次藝術節專門設計創作了衛夫人葫蘆,上面是衛夫人的肖像,下面是衛夫人寫的《筆陣圖》全文,后面是衛夫人的人物簡介,他們還制作了葫蘆毛筆,上面桿是用葫蘆做的,下面是狼毫,他們想借助葫蘆,讓老百姓更多地了解葫蘆文化,讓老百姓通過葫蘆這種藝術了解衛夫人這個人物。

在特色農副產品展銷區,產自夏縣的瓜果蔬菜、葡萄酒、高山綠茶、山野鈣果、手工熏醋、魯因掛面等14家特色農副產品,主打綠色生態牌,吸引了很多群眾爭相品嘗購買。

夏縣魯因掛面傳承人張合家說,很感謝藝術節這個平臺,可以把夏縣的美食宣傳出去,把產品推廣出去,把夏都的歷史文化展示出去。

與此同時,7月10日,第三屆全國“衛門書派”書學研討會與“介子推忠孝文化”座談會如期召開。

在“衛門書派”書學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從各自的書學研究課題出發,圍繞“衛門書派”展開深入探討,從歷史定位、書體源流、繼承發展、文論研究、美學價值等多個方面,對“衛門書派”進行論證、分析,充分挖掘其歷史文化價值和書法學術價值。專業的學術研討吸引了我市以及外地眾多書法愛好者前來?;顒忧埃瑫覀冞€走進夏縣新建路小學,觀看了書法進校園活動的成果展示,專家們和小學生零距離交流,并現場輔導孩子們學習書法。

在“介子推忠孝文化”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介子推忠孝文化”與當代教育、當前社會關注熱點等現象,結合自身專業,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講述了各自以實際行動傳承介子推忠孝文化,并站在打造介子推文化名片、促進文化發展的角度,對介子推文化發展提建議、獻實策:借助戲曲、話劇等表現形式,將介子推的故事搬上舞臺,擴大影響效果;根據實踐中發現的歷史文物,填充介子推文化史實;深度挖掘介子推文化精神,延伸其當代意義,從相關史料的統一、載體的建設等方面傳承和保護介子推忠孝文化等。

書寫文旅融合新詩篇,奏響轉型發展新樂章,描繪綠水青山新畫卷,培厚投資興業新熱土,擘畫民生改善新愿景。誠如夏縣縣委書記張宏志在開幕式上的致詞所說,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夏縣承先天之賜,借地利之優,舉人和之力,舉辦此次活動,借力打造和撂響“厚韻夏都·書法之鄉”文化品牌,以“一式一會四展六活動”為主要載體,進一步架起對外合作雙贏的新橋梁,拓寬轉型發展的新路徑,培育強縣富民的新動能,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