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6-29

“鑄魂工程”——
新時代師生要有“思想力”
在今年5月的一堂公開課上,圍繞《鴻門宴》中項伯這個人物到底如何評價和認識,學院附中的師生們展開了激烈討論。有人認為,項伯連夜趕往沛公軍中報信屬于知恩圖報,應當肯定;有人認為,項伯不顧大局出賣軍情屬于叛徒,應當否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激烈的碰撞中,師生們思想的光芒頻繁閃爍。
“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唯唯諾諾;不要盲目聽從,也不要教條主義。我們就是要培養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老師和敢于質疑、善于思辨的學生,”校長楊因保說,這是學院附中的“鑄魂工程”。
7月1日,高一、二年級的學生將迎來美好的暑假生活。放假前,他們每人都收到了一份學校精心編制的“預習案”。翻開“預習案”,里面是下一學期即將學習的課程內容、知識要點,還有量身制作、張弛有度的假期生活安排。按照這個“預習案”執行,學生不僅可以過一個豐富充實的暑假,而且在假期結束時,就已經對新學期即將學習的內容做到初步了解和淺層思考。他們只需要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上傳到自己的學習小組微信群里,即可和組內同學展開討論。依然討論不出結果的問題,提交給老師。老師根據學生提交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教研和備課。課堂上再拋出各個小組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并進行小結。課后,學生還需要對考試和訓練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正。這就實現了課前思、課中思和課后思的結合,學生思、教師思和共同思的對接,在反復思考中,激發師生的“思想力”。
“動車工程”——
高質量學習必備“學習力”
“勝負由吾不由天,談笑戎馬慣狼煙,爭,天地有數;戰,敗吾不存……”
“縱你有豪情萬丈,敵不過我一馬當先;縱你有青春熱血,敵不過我永拔頭籌……”
這是摘自學院附中1802班的《挑戰書》和1801班的《應戰書》內容。慷慨激昂、躍馬揚鞭的戰斗豪情躍然紙上,奮力拼搏、激流勇進的學習熱情振奮人心。

在學院附中,“對抗”是個高頻詞匯,每個學生耳熟能詳;“對抗”更是一種競爭常態,每個學生樂此不疲。同一班級內,小組與小組經常“對抗”;同一年級內,班級與班級經常對抗。周一,甲班的A組與乙班的A組對抗語文,周二,甲班的B組與乙班的B組對抗數學……
無處不在的“對抗”,形成了一種競爭文化,讓學生和老師們都感到“時時有競爭,刻刻要努力”。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被真正激發了出來,老師教學的鉆研勁頭也被激發了出來。當第二天“激情早操”結束,教務處宣布昨日對抗結果的時候,所有師生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而當一面寫有大大的“勝”字的流動紅旗“名花有主”時,新一輪的對抗激情又被重新點燃。這種對抗和競爭,在學校的正確引導下,逐漸形成一種強大的學習力,推動著所有師生“擼起袖子加油干,馬不停蹄往前奔”。
“動車為什么跑得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動車的每一節車廂都有動力,所有動力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合力。我們打造‘動車工程’,就是希望給每個老師和學生都裝上發動機,讓他們都有動力,學生主動學,老師主動教,最終實現高質量成長。”楊因保說。
“高鐵工程”——
高效率運轉全靠“執行力”
“一二一!一二一……”每天清晨6點10分左右的校園,都是一幅讓人激情澎湃感慨萬端的壯麗圖景:一隊隊的學生從宿舍、教學樓等各個方向跑出來集合。早到的學生一邊等待其他同學,一邊雙手舉著“學習要點”高過頭頂大聲誦讀。6點15分“激情跑操”開始,伴隨著音樂聲,一個個整齊的方隊喊著口號在校園里勻速平移,很是壯觀。跑操之后,是教務處的“對抗開獎”和各個班級的“晨訓”環節。所有師生一天的學習熱情,都在這個時段被充分點燃。
激情跑操、晨訓、對抗賽,每一環節堅持下來都需要強大的執行力,不然無法落實到位,也看不出明顯效果。為了確保師生高質量的學習狀態能夠持續穩固,整個教育機制高效運轉,學校又提出了“高鐵工程”。楊因保說:“有方向、有軌道、有制度、有執行,高鐵才能有條不紊通暢運行。學校要打造高鐵工程,必須堅持‘一二一,齊步走’。也就是每提出一項革新措施,每制定一項規章制度,全體師生都必須毫不猶豫地堅決執行,這樣才能實現高效率運轉、高速度前行。”
為此,學校制定了《晨讀實施辦法》《學生自主預習辦法》《教師聘任辦法》《學生管理扣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其中,《教師聘任辦法》一經出臺便引起了極大轟動,不少老教師甚至強烈抵觸。因為,新的辦法規定,所有教師必須通過競聘上崗。年級主任聘任班主任,班主任再聘任代課教師。所有聘任關系均是雙向選擇,一旦出現無人聘用的教師,將被安排到其他空缺的教學崗位“高職低聘”,降低一級聘任。依然無法勝任的,將接受限時待崗培訓或轉崗處理。
這就倒逼老師們不得不放低身段,勇挑重擔。優質教育資源重回課堂,受益的當然是廣大學生。
“我們有這個信心!”楊因保說,他將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維護制度權威,錘煉師生執行力,確保他們的“動車組”在安全穩健的“高鐵系統”內,朝著既定目標高速前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