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梨樹認領 攪動一城愛心潮水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6-19

6月13日,萬榮縣萬泉鄉萬泉村村民賈哲貴地里的梨樹,被系上了一根根紅色的絲帶,絲帶下的牌子上寫著編號和這棵樹所屬人的名字。此前,該村為貧困戶賈哲貴組織了一場愛心梨樹認領活動。短短兩個月時間,賈哲貴果園中精選的152棵愛心梨樹被全部認領。


記者 馮楊婕 劉凱華 文/圖

愛心人士給認領的梨樹掛牌


有一棵梨樹“飛到”國外

今年68歲的賈哲貴是萬泉村的特困供養戶,兩個女兒因為疾病和事故相繼去世,他如今與63歲老伴、84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他種植的4畝梨園,有210棵梨樹,由于銷路有限,梨的賣價不高,每年的收入也不高。

李錫堂是萬泉村的駐村幫扶干部,他的對口幫扶戶就是賈哲貴。得知賈哲貴家的情況后,他就盤算著如何解決賈哲貴家梨子的銷路問題。今年,他想到一個“金點子”,就是號召愛心人士來認領賈哲貴家的梨樹。

但是這個點子有沒有可行性,李錫堂心里也一直打鼓:“開始的時候,我心里也沒底,搞這么個活動,沒人認領可怎么辦。”

第一位愛心人士董濤的出現,給了李錫堂極大的鼓舞。董濤不僅自己認領了一棵愛心梨樹,她還帶動了自己的丈夫、孩子、妹妹、周邊朋友等近10人認領。

愛在認領梨樹的過程中慢慢擴散,運城市第一時間愛心公益志愿者聯合會和萬榮縣關愛兒童志愿者團隊得知情況后,共同策劃了一場梨樹愛心認領推廣活動。短短幾天時間,志愿者和市民就認領了63棵梨樹。

“賈哲貴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靠自己來銷售這萬余斤梨子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愛心人士幫助賈哲貴,就是幫智慧、幫志氣。”市第一時間愛心公益志愿者聯合會會長張昌勤說。

在志愿者和李錫堂推廣宣傳的過程中,梨樹的認領已經跨越鳳城,“飛”到了湖北、深圳、福建、太原甚至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籍華僑黃兆邦也是一名志愿者,他在李錫堂的微信朋友圈看到此次活動后,也主動認領了一棵梨樹。

愛心除了在梨樹認領的過程中涌動,它還以另一種方式溢了出來。掛牌這天,做農資生意的志愿者李北平,給賈哲貴帶來了價值600余元的生物制劑農藥,這是他在認領梨樹時向老人承諾的事情。

“到后來,最感動的時候,每天有十多人認領,早上一睜開眼,手機就響個不停。”李錫堂說。


把課堂搬到梨樹地里

賈哲貴老人的梨樹地已不僅僅是一片凝聚著愛心的田園,它更是黨員上“黨課”、學生上“田園課”的基地。

4月28日清晨,賈哲貴老人的梨樹地里忽然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他們是來自中國建設銀行運城鹽湖支行和庫東路支行的黨員們,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前來慰問賈哲貴一家,在這里開展一場生動的黨課并認領賈哲貴地里的梨樹。

黨員們聽取了扶貧工作隊對國家扶貧政策的解讀,給賈哲貴送去了慰問品和慰問金。梨園的清新、貧困戶自食其力的決心、扶貧旅游的創新,都為這些黨員帶來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春季抽葉開花,夏季果實膨大,秋季糖分累積,賈哲貴地里的4畝梨樹正在茁壯成長。在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每一位愛心梨樹的主人都在焦急地盼望著“愛心梨”成熟的那一天,會時不時詢問梨樹的長勢,向往到田野里去。

從套袋到除草、從修剪到除蟲……很多愛心人士到梨園與賈哲貴共同勞動、共同栽培,感受田野的樂趣。

“現在農產品銷路不太好,愛心認領,不僅能夠吃到新鮮的梨子,還能解決老人的后顧之憂,讓他不愁銷路,保收保質。而且我們還能帶孩子干農活,算是上田野課。”董濤說。


從“等靠要”到“勤勞致富”

認領梨樹的活動慢慢接近了尾聲,但是這份愛心如酒釀,還在慢慢地發酵。

經過考察調研,今年5月21日,扶貧工作隊和萬泉村村兩委籌劃建設了村里的集體經濟——愛心燈籠廠。在籌建之初,愛心燈籠廠缺資金,他們就通過眾籌的方式吸引社會資金。認領梨樹的4名愛心人士得知后,再次慷慨解囊,最多的認購了7萬元的股金。

太原市一名愛心志愿者趙斌濤,用93元為參加抗美援朝老兵、軍烈屬認領了一對燈籠,發起了認領愛心燈籠的活動,感染了22名愛心人士加入到認領的隊伍中,既幫助燈籠廠解決銷路問題,同時表達對老兵和軍烈屬的崇高敬意。

如今,燈籠廠已經建成,加工車間直接搬到了貧困戶的家門口,萬泉村的38個貧困戶82人,也在家門口就了業。

從愛心梨樹認領到愛心燈籠的認領,這是一次微善的匯集,他們的點滴善舉溫暖著一座城。然而,對于駐村工作隊來說,他們不僅收獲了愛心,幫助貧困戶解決了銷路,更做到了扶貧扶志、授人以漁。“貧困戶從‘等靠要’到‘勤勞致富’的思想轉變,才是此舉最大的收獲。”李錫堂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