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在垣曲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
全力攻堅克難 提升脫貧成效
本網訊(記者 張 越)12月23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朱鵬深入垣曲縣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市委四屆五次全會精神,突出提升脫貧成效這個關鍵,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全力攻克重點難點問題,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市政府秘書長張保安一同調研。
垣曲縣共有貧困村109個,有貧困人口的非貧困村73個,建檔立卡規模12067戶33958人。截至目前,已完成貧困人口減貧11424戶32658人,剩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43戶130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3%;109個貧困村貧困退出13項指標全部達標,已全部按流程公告退出;貧困縣退出14項指標,經自查、自驗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為切實保障山莊窩鋪深度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和生活質量,毛家鎮朱家村建設了集中居住統建房,配套公廁、太陽能路燈、綠化設施、健身器材等,切實提升住戶歸屬感和居住舒適度。朱鵬走進住戶家中,察看居住條件、配套設施,詢問他們在這里住的習慣不習慣,滿意不滿意。在王茅鎮東窯村,朱鵬了解該鎮探索推廣的子女贍養助推脫貧和以“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為抓手,激勵貧困戶向“五星戶”對標看齊的創新舉措。他強調,要進一步壓實責任,總結經驗,補短板、強弱項,不斷鞏固提升脫貧工作成效。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古城鎮允嶺村深入推進“一村一品一主體”建設,推進“千畝石榴基地”發展及“庫邊紅”石榴商標推廣;英言鄉關廟村以村集體名義成立專業合作社,建設年產120萬袋黑木耳產業扶貧項目;蒲掌鄉西陽村按照“山上干果、山下櫻桃”的特色產業發展定位,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產業模式,大力發展核桃、花椒、櫻桃產業,使貧困戶收入越來越有保障。朱鵬指出,要因地制宜,科學謀劃,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
為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英言鄉認真落實“鳳還巢”計劃,引進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共創建馬灣、窯頭、趙寨、安河4個扶貧車間,可提供就業崗位400余個,年人均增收15000余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在安河村扶貧車間,朱鵬了解公司生產運營、工作人員收入等情況,鼓勵負責人把企業做大做強,為家鄉作出更大貢獻,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朱鵬指出,要精準定位,創優環境,引進好項目,發展好產業,切實發揮產業支撐的作用,持續增加群眾收入,幫助貧困戶徹底摘窮帽、拔窮根。
(責編:董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