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011_pyh_1542790819288_m
173014_pyh_1542790819556_m
173013_pyh_1542790819477_m
173010_pyh_1542790819194_m
173359_pyh_1542797081459_m
173363_pyh_1542797082102_m
173362_pyh_1542797081961_m
今年62歲的李汝珍是鹽湖區文化館退休員工,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做的風箏無論是風箏骨架的軋制,還是紙面的糊裱和圖案的繪畫,在運城市都是首屈一指。
李汝珍出身風箏世家,從小受父輩制作風箏耳濡目染,但對風箏的制作李汝珍卻有自己的想法,他說:“運城古稱‘河東’,是中華文明發源之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我想將運城的文化元素和古老的風箏制作工藝結合,制作出符合我們當地特色文化代表的河東風箏。”關公、龍、鳳凰等一些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箏相繼制作出來。
從事運城風箏研究40余年,他一直致力于河東風箏的挖掘、整理、傳承和創新,2006年,河東風箏參加了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后又參加了省民間藝術博覽會,是我省唯一的風箏參展項目;2013年,河東風箏代表我省參加全國體育非遺項目展示,并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項目”,也是我國北方風箏項目唯一獲此榮譽;2014年,河東風箏代表我省參加全國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博覽會,并獲得“中國體育文化旅游精品獎”。(記者 王陽斌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