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王文軍)7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上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省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和7月23日省委第33次常委會議精神,認真貫徹省委駱惠寧書記在運城視察調研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抓好下半年經濟工作,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良好局面,努力實現經濟轉型發展持久的強勁態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市委書記劉志宏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朱鵬主持會議并通報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安排下半年經濟工作。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安雅文、市政協主席張潤喜等市領導出席會議。
市委書記劉志宏出席會議并講話。 記者 雷哲俠 攝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地貫徹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以“轉型綜改、創新驅動”為統領,圍繞“全市經濟增長保持中高速、在全省排位保持中上游”目標,同心同力、務實苦干,全市經濟穩的基礎繼續鞏固,進的勢頭顯著增強,好的態勢不斷擴大,轉的趨勢逐步顯現,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良好局面。
劉志宏在講話中指出,上半年全市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充分說明市委、市政府關于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是正確的,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在實踐中得到了有效驗證。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當前經濟形勢,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立體的角度加強對重要經濟指標的深層次分析研判,緊盯“全市經濟增長保持中高速、在全省排位保持中上游”目標任務,抓住運城發展面臨的重大機遇,堅定信心、發揮優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全省轉型發展、競相發展的大局中體現運城擔當、運城作為、運城貢獻。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朱鵬作全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報告并主持會議。 記者 雷哲俠 攝
劉志宏強調,要以建設“大運城”為總抓手,全面提升市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活力和核心競爭力。要以“鹽臨夏”為核心區、其他10個縣市為拓展區,構建產業布局合理、城鎮功能優勢互補、市縣區聯動發展的“大運城”發展格局,形成“一主三副七個大縣城”的城鎮群。要充分發揮市政府對市域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各縣市競相發展的內在積極性,充分發揮市城區率先發展、輻射帶動的積極性,形成市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要著力解決農業農村經濟大而不強、工業經濟大而不強、經濟規模大而不強、人口大市大而不強的問題。要做大市城區底盤、擴展轄區范圍,加強市政府“統”的功能、協調解決好一縣一區想辦辦不好的事情,實施“一區四帶”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市域范圍內的資源和生產要素配置,產生和釋放出新的動力和潛力。要以恒久的耐力和決心,努力推動“小運城”向“大運城”轉變,行署體制向市政府體制轉變,“五根手指”向“一個拳頭”轉變。各級各部門、各縣(市、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大運城”這一總體構想和決策部署上來,不斷研究和推出創新成果。
劉志宏要求,要向實體經濟聚焦發力,實施“三個重大發展計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穩步向好、帶動城鄉收入水平穩步提高,讓全市的經濟工作進一步熱鬧起來。一是抓骨干企業,實施工業企業“五五五”發展計劃(“龍騰虎躍”發展計劃)。建立規上企業發展“龍虎榜”,實施包聯幫扶、入企服務,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市百億元以上規模企業達到5戶,10億元以上規模企業達到50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00億元。二是加強小微企業的管理服務,實施“五小企業”培育計劃(“群星燦爛”育苗計劃)。建立登記目錄,健全管理機構,完善系統性扶持政策,讓小微企業名正言順地在陽光下健康成長,力爭到“十三五”末,培育一批小微企業進入規上企業行列,并在總量上突破1.5萬戶,新創造就業崗位40萬個。三是實施外出務工人員關心關愛計劃(“鳳還巢”計劃)。成立外出務工人員服務中心,做好勞務輸出系統培訓,建立在外務工人員自我管理和服務的互助性組織,全力支持運商運才回鄉創業、投資興業,吸引“鳳還巢”。要重點抓好產業工人、外出務工人員、農村勞動力和運城在外知識分子四個主力軍建設,把一切有利于發展的要素匯集起來,讓一切創業創新的激情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活力充分涌流,在1.4萬平方公里的河東大地上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安雅文出席會議。 記者 雷哲俠 攝
劉志宏強調,運城農業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巨大,要堅決貫徹省委要求,強化問題導向,克服滿足心理,緊緊扭住“現代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三大任務,精準發力,綜合施策,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一要重點抓好農民增收,不斷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二要重點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以發展功能農業為引領,加快老舊果樹更新換代,大幅提高果品的質量和效益。要大力發展雙季槐、食用菌、中藥材、高端苗木等特色農業,打造新的優勢農業產業。三要重點抓好出口創匯農業的大發展,以建設省級優質農產品出口平臺為抓手,組建山西(國際)農產品出口服務中心,建立高效安全的生產體系、健全完善的質量檢驗檢測體系、便捷順暢的出口貿易營銷體系,加強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打好“運城牌”,通過進軍國際市場,淬煉出我們運城的農業品牌。四要重點抓好農村改革,擴大土地流轉規模,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盤活土地資源,解放農村生產力。切實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讓傳統農民變成現代農民,實現從勞動者向經營者的轉變。五要重點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決好農村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啟動新一輪農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實現農村面貌根本性變化。
劉志宏強調,市城區是“大運城”建設的重中之重和一號工程。要以世界的眼光、歷史的眼光和歷史的縱深感,立足于“大運城”核心區,立足于山西南大門,立足于中部地區,立足于百年大計,大思路、大手筆謀劃市城區未來發展。要樹立“規劃至上、生態宜居、精致建設、特色鮮明、片區開發、管理上檔”的新理念,不斷提升市城區的吸引力、輻射力和帶動力。要抓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抓好公共服務的優質化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的內涵,抓好經濟發展的首位度建設,實現產城融合、互動發展。
市政協主席張潤喜出席會議。 記者 雷哲俠 攝
劉志宏指出,各級各部門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服務意識、使命意識,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著力辦好民生實事,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全力維護和諧穩定,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境。
劉志宏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要改進干部作風,提升專業化能力,把習總書記“大有作為”的指示銘記在心,按照省委“五倡導、五反對”的要求,以嶄新的姿態干事創業、狠抓落實。要端正選人用人導向,打造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真正讓干凈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機會,讓干事的人有更干凈的環境,讓那些既干凈又干事的人能夠心無旁騖施展才華、脫穎而出。要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以永遠在路上的精神,時刻牢記并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持續深化正風肅紀反腐,扎實推進學習教育和主題教育,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把政治生態建設得干凈起來,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形成“關心運城發展、參與運城發展、助力運城發展”的大氛圍。
朱鵬要求,一要深入學習領會本次會議精神,奮力建設“大運城”,加快構建“一區四帶”產業布局,融合綜改試驗區建設、黃河金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和中原城市群建設的綜合優勢,突顯山西南大門和絲路經濟帶重要節點的首位度和影響力。二要深化供改和綜改,大力推進轉型發展,抓緊制訂“龍騰虎躍”“群星燦爛”等實施方案,全面推動實體經濟整體躍升,形成骨干帶動、多元支撐、可持續發展的轉型產業格局。三要狠抓重點補短板,全面提質增效,不斷增強危機意識和趕超意識,努力實現“兩個保持”,在全市形成競相發展局面。四要突破重點和關鍵,全面深化改革,抓好市委改革推進會上提出的十項重點改革,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在體制上要有新突破,在方法上要有創新,在效果上要有提升。五要創新方法和手段,推進科技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落實在外人才關心關愛計劃(“鳳還巢”計劃),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動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六要發揮基礎優勢,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扭住“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任務,構建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大體系,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七要壓實主體責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堅決打贏環保攻堅戰,加大環境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堅決打贏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全力抓好農村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八要加強民生建設,增進人民福祉,繼續辦好年初承諾的11件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九要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全力解決項目落地難、實體經濟融資難、企業經營難、群眾辦事難等突出問題。十要細化工作方案,推動工作落實,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市四大班子領導,法、檢兩長,在職廳級干部;市四大班子秘書長及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市直各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垂直管理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分重點企業負責人,共計280余人參加會議。